MATLAB常微分方程.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ATLAB常微分方程.ppt

*/16 微分方程与计算机模拟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方法 向量场模拟方法 一阶常微分方程组求解 卫星轨道模拟问题 ? ? ? ? 数值方法求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 求解步骤: (1)用函数文件定义一阶微分方程(或方程组)右端函数; (2)用MATLAB命令ode23()求数值解或绘积分曲线。 使用格式:[T,Y] = ode23(F,Tspan,y0) 其中,Tspan = [t0,tN]是常微分方程求解区域,y0是初始值,‘F’ 是包括函数文件名字的符串。 返回值(T,Y) 是求解区域内离散数据及对应数值解。 例7.1 马尔萨斯模型,以1994 年我国人口为12亿为初值,求解常微分方程 N(t)表示人口数量,取人口变化率r =0.015,微分方程 function z=fun1(t,N) z=0.015*N; ode23(fun1,[1994,2020],12) [T,N]=ode23(fun1,[1994,2020],12) 命令窗口 ? 编辑窗口 ? 一阶常微分方程 例7.2 ? 向量场羽箭图绘制命令 quiver(X,Y,U,V) ? 向量场流线绘制方法 streamline(X,Y,U,V,Startx,Starty) X,Y是网格点坐标矩阵,U,V是对应于网格点的向量,Startx,Starty是流线开始点的坐标数据。 [x,y]=meshgrid(0:.1:1.5); f=2*(x-y);d=sqrt(1+f.^2); px=1./d;py=f./d; quiver(x,y,px,py),hold on streamline(x,y,px,py,0,0.8) 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 一阶常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数值求解方法 [T,y] = ode23( F ,Tspan,y0) 其中, F是函数文件, 表示 微分方程右端函数 Tspan = [t0 Tfinal] —— 求解区域; y0 —— 初始条件 注: 函数F(t,y) 必须返回列向量. 数值解 y 的每一行对应于列向量T中的每一行数据 例7.3 “蝴蝶效应”来源于洛伦兹一次讲演。一阶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如下 x(0)=0,y(0)=0,z(0)=0.01。 t∈[0,80], 微分方程右端函数: 记向量 [y1,y2,y3] = [x,y,z],创建函数文件 function z=flo(t,y) z(1,:)=-8*y(1)/3+y(2).*y(3); z(2,:)=-10*(y(2)-y(3)); z(3,:)=-y(1).*y(2)+28*y(2)-y(3); 用MATLAB命令求解并绘出Y-X平面的投影图 P0=[0;0;0.01]; [T,P]=ode23(flo,[0, 80],P0); figure(1),plot(P(:,2),P(:,1)) figure(2),comet3(P(:,1),P(:,2),P(:,3))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问题 海岛上有狐狸和野兔,当野兔数量增多时,狐狸捕食野兔导致狐群数量增长;大量兔子被捕食使狐群进入饥饿状态其数量下降;狐群数量下降导致兔子被捕食机会减少,兔群数量回升。微分方程模型如下 计算 x(t),y(t) 当t∈[0,20]时的数据。绘图并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规律。 x(0)= 100 y(0)=20 创建MATLAB的函数文件 function z=fox(t,y) z(1,:)=y(1)-0.015*y(1).*y(2); z(2,:)=-y(2)+0.01*y(1).*y(2); Y0=[100,20]; [t,Y]=ode23(fox,[0,20],Y0); x=Y(:,1);y=Y(:,2); figure(1),plot(t,x,b,t,y,r) figure(2),plot(x,y) 求微分方程数值解并绘解函数图形 ------兔子数量; ------狐狸数量 兔-狐数量 变化相位图 嫦娥一号轨道数据实验 经历四次变轨提速后,卫星才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第一次变轨卫星由初始轨道进入16小时轨道; 第二次变轨卫星进入24小时轨道; 第三次变轨卫星进入48小时轨道; 第四次变轨卫星进入116小时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一号卫星进入的初始轨道是周期为16小时的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进入初始轨道时,最大速度大约为10.3(km/s),而奔月速度需要10.9(km/s)。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