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原理及特点检验科.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CR原理及特点检验科.ppt

③ 延伸温度与时间: 延伸温度:一般选择在70~75℃之间 常用温度为72℃,过高的延伸温度不利于引物和模板的结合。高于90℃时,DNA合成几乎不能进行 延伸反应时间:根据待扩增片段长度而定 1Kb以内的DNA片段,延伸时间1min(足够) 3~4kb的靶序列需3~4min 扩增10Kb需延伸至15min 延伸进间过长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对低浓度模板的扩增,延伸时间要稍长些 2.循环次数 决定PCR扩增程度; 主要取决于模板DNA的浓度; 选在30~40次之间,循环次数越多,非特异性 产物的量亦随之增多 PCR反应特点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简便、快速 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 1.特异性强 关键:引物与模板的正确结合 引物与模板的结合及引物链的延伸是遵循碱基配对原则的 合成反应的忠实性及Taq DNA聚合酶耐高温性,使反应中模板与引物的结合(复性)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结合的特异性大大增加,被扩增的靶基因片段也就能保持很高的正确度。再通过选择特异性和保守性高的靶基因区,其特异性程度就更高 2.灵敏度高 PCR 产物的生成量是以指数方式增加的,能将皮克 ( pg=10-12 ) 量级的起始待测模板扩增到微克( ug=10-6)水平 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 在病毒的检测中,PCR 的灵敏度可达 3 个RFU (空斑形成单位) 细菌检测的最小检出率为3个细菌 3.简便、快速 PCR反应用耐高温的 Taq DNA聚合酶,一次性地将反应液加好后,进行变性-退火-延伸反应,一般在2-4 小时完成扩增反应。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不一定要用同位素,无放射性污染、易推广 4.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 不需分离病毒或细菌及培养细胞,DNA 粗制品及总 RNA 均可作为扩增模板 可直接用临床标本如血液、体腔液、洗嗽液、毛发、细胞、活组织等粗制的DNA扩增检测 *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是一项DNA体外合成放大技术,能快速特异地在体外扩增任何目的DNA。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多态性研究等许多方面。 概念 目 录 PCR技术简史 PCR的原理 PCR的反应五要素 PCR的反应条件的选择 PCR的应用 PCR的最早设想 核酸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致力于研究基因的体外分离技术,Korana于1971年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经过DNA变性,与合适的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克隆tRNA基因”。 PCR技术简史 PCR的发展可以说是从DNA合成酵素的发现缘起。DNA合成酵素最早于1955年发现 (DNA polymerase I), 而较具有实验价值及可得性的Klenow fragment of E. Coli 则是于70年代的初期由Dr. H. Klenow 所发现, 但由于这个酵素是一种易被热所破坏之酵素, 因此不符合一连串的高温连锁反应所需。现今所使用的酵素 (简称 Taq polymerase), 则是于1976年从热泉 Hot spring中的细菌(Thermus Aquaticus) 分离出来的。 它的特性就在于能耐高温,是一个很理想的酵素,但它被广泛运用则于80年代之后。PCR的原始雏形概念是类似基因修复复制 (DNA repair replication),它是于1971年由 Dr. Kjell Kleppe 提出。他发表第一个单纯且短暂性基因复制 (类似PCR前两个周期反应) 的实验。 而现今所发展出来的PCR则于1983由 Dr. Kary B. Mullis发展出的,Dr. Mullis当年服务于一家物科技研究公司 (Perkin-Elmer Cetus Corporation). 目前这家公司在PCR的相关仪器及原料上占有很大的巿场。Dr.Mullis 并于1985年与 Saiki 等人正式表了第一篇相关的论文。此后,PCR的运用一日千里,相关的论文发表质量可以说是令众多其它研究方法难望其项背。在 1989 年,Science 将PCR中的DNA合成酵素命名为当年的风云分子 (Molecule of the year),而PCR本身则列为年度的重要科学发明产物。当然,它的原发明者更在往后获得诺贝尔的桂冠。 1985年美国PE-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Mullis等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聚合酶链反应。其原理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只是在试管中给 DNA的体外合成提供几种合适的条件---摸板DNA,寡核苷酸引物,D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