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鳖的养殖技术
生态鳖的养殖技术
生态鳖就是选用正宗中华鳖种源,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无污染水源,进行适当的低密度养殖,营造接近自然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无污染的动物性饵料为主食。在此条件下生长的鳖肉质结实、营养丰富、风味自然、口感好,可与野生鳖媲美,也称之为科学野生鳖,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其价格高出温室鳖2倍以上。因此实施无公害、仿野生的生态养殖将是今后养鳖业发展的方向 。
一、鳖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鳖外形扁平呈圆形或椭圆形,整个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鳖的体色随栖息场所不同而异,泥池生长的鳖多呈暗绿色,沙地、黄绿色的肥水中生长为黄褐色,清绿的水中生长的为淡绿色。腹部均为白中透黄。
(二)生活习性:
鳖是以水生为主的变温、两栖性爬行动物,喜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中。用肺呼吸,常浮到水面,伸出吻尖进行呼吸,也常在陆地活动晒背。鳖是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生活规律与外界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季水温上升到15℃左右时,从冬眠中逐渐苏醒并开始摄食。20℃以上时,雌雄鳖进行交配产卵。25—30℃是鳖摄食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也是人工养殖的最好季节。10—12℃时,鳖进入冬眠,超过33℃时,寻洞“避暑”。养殖中,因鳖生性好斗,大小规格的鳖不宜混养。 鳖有“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鳖喜欢在比较安静、温暖、清洁的地方栖息,晴朗天气便爬上岸“晒背”。因此,饲养时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
(三)食性:
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喜食鱼、虾、贝、昆虫及动物内脏和尸体。动物性料缺乏时,也吃青草、瓜类和粮食等植物性铒料。性贪食,饵料不足时,常自相残食。
(四)生长:
鳖自然生长缓慢,一年中生长期仅6个月,因此生长发育慢,并随各地气候条件、饲养技术而异。一般饲养条件下,当年稚鳖体重可达5—10克,2龄鳖达100—200克,3龄鳖400—600克。
二、鳖的人工繁殖及稚鳖的培育
(一)繁殖习性:
水温20℃以上时,开始发情产卵。每年的4—8月为产卵季节,盛产期温度为28—34℃,产卵常在深夜进行。产卵时雌鳖爬上岸,寻找隐蔽无积水,地势高的沙泥场地,挖穴产卵。产卵后扒盖穴离去。每只雌鳖每年一般可产卵3—4批,每批产卵10个左右。亲鳖一般应选择4-6冬龄以上、体重1000克左右、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行动敏捷的个体。雌雄比例一般以4:1为好。
(二)鳖卵的人工孵化:
1.鳖卵收集:人工孵化先要收集卵,亲鳖产卵在5—8月。根据亲鳖产卵后覆盖卵时留下的“水潮痕迹”寻找卵穴和收集卵。收集后应检查卵的受精情况。卵壳顶上出现一小白点,边缘清晰圆滑,则为受精卵,收卵后将卵穴填好。
2.人工孵化:主要采用室内孵化方法。室内孵化可使用方形木箱、木盆或桶。底部铺3厘米厚的细沙,依上述方法整齐排列受精卵,卵上再盖1厘米的细沙,一般可排卵2—3层,然后将木箱置于明亮通风,在能控制温度33—34℃,湿度81—82%,沙床含水量7—8%,可缩短孵化期,37—42天即可出壳。孵化期内不宜翻卵,同时要防止蛇、鼠、蚂蚁等危害。
3、稚鳖的培育:
刚出壳的稚鳖,应按每平方米50只左右的密度放在室内池暂养。体重达8克左右,再放入室外池,每平方米30只左右。稚鳖的饲料要求细、软、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刚出壳的稚鳖投喂煮熟的蛋黄、水蚤和捣碎的动物内脏为好,投饲量根据食欲情况掌握,每天投喂2—3次。饲料投在水面下2厘米的食台上。稚鳖对水质要求严格,每隔3—5天要换一次新水,保持池水清新,肥度适当,为确保安全越冬,秋后须加强培育,增加体内脂肪积累。越冬宜在室内时行,越冬池底铺15厘米的细沙,每平方米放鳖100—250只,越冬期要防冻伤和水霉病。室温控制在5℃以上。 越冬后稚鳖进入幼鳖期,
4、 幼鳖的培育
幼鳖养殖池的面积一般为50~100平方米,水深40厘米,防逃墙高35厘米,放养数量为5~10只/平方米。池中需建休息台,约为池面积的1/10。在水面下0.1米处设饲料台,投喂新鲜的小杂鱼或破碎的螺蚌肉等,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3-5%,规格达到0.2公斤以上时即可进行成鳖养殖。
三、成鳖养殖
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池塘养殖:
池塘养鳖包括主养和混养两种方式
1、池塘主养
(1)池塘准备:池塘应选择在交通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1.5米左右。池底可以利用原有的自然土层,若自然土层过于坚硬,可以铺上15—30厘米厚的泥沙或粉沙,池的周围要留一定的斜坡作为鳖的休息场,坡面与水面夹角为30℃—40℃为好。每2-3亩用竹帘或木板在池中搭3米×1.5米的甲鱼休息、晒背台。池的周围砌有高40厘米以上的防逃墙,墙顶出檐15厘米,以此提高防逃效果。另外,养殖池的进、排水口也应安装可靠的防逃设施。放养前的准备每亩用生石灰7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