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ppt

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用优良品种。良种是高产优质的保障。应选择抗病、高产、品质好、中晚熟结薯集中的品种为宜,目前我县推广的郑薯5号、中薯3号、荷兰3号、早大白、津引8号等为主,有条件的要尽快采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同时选用抗退化、抗病毒品种。马铃薯的退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退化一般减产30%—50%,因此选用抗化品种至关重要。 二、选准种植模式,并合理密植 1、单作模式。低海拔区为提早上市应采用单作,最好采用起垄、盖膜技术。一般1.2一带,起垄双行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盖膜栽培时最好选盖膜后在膜上打孔种植,亩密度一般为4000—4500株。 三、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为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壮的要求,要重点抓好适期播种、播前催芽、足墒下种、施足底肥、播时土壤药剂处理等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 1、适期播种。过早播种易遭受晚霜冻害,过晚播种影响提早上市和增加效益。一般低海拔区在3月上、中旬播种,高海拔区在3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6、及时防治病虫危害,主要搞好瓢 虫和晚疫病的防治工作。 (1)马铃薯28星瓢虫:幼虫期,喷洒2.5%功夫3000—4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氧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马铃薯晚疫病: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使用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瑞毒霉或杀毒矾500倍+病毒A600倍+2%磷酸二氢钾进行防治,或在马铃薯生长的中后期连续用1000倍硫酸铜溶液喷洒,每10天1次。 五、及时收获,妥善贮藏 当马铃薯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后即可收获,收获后可在地里晾去部分水分,再运回,但严防曝晒,收回后置于阴凉的室内,摊晾15天左右,待表皮充分干燥和老化后装袋或堆藏,贮藏处应尽量保持低温和暗光,也可入窑贮藏。 * * 我县地处豫西伏牛山深山区,特定的山区气候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马铃薯是我县继玉米、小麦之后第三大农作物,是高海拔地区栽培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马铃薯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全县广大农民的增收问题。 因此,千方百计实现马铃薯的高产优质对促进全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多年来在我县三川、叫河、合峪等乡镇实验示范及有关数据整理,通过总结在优质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方面要着重掌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一、播前准备 二、选准种植模式,并合理密植 三、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四、加强田间管理 五、及时收获,妥善贮藏 2、注重选择茬口。总的原则是:忌连作,忌与茄科作物轮作,(常有共同病害吸收肥料的种类也大致相同),忌迎茬。 3、做好精细整地。要达到多结薯、结大薯,要求有深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深耕27—32厘米为宜。 4、搞好基地选择。选择无污染,无农药残留,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耕层深厚,透气良好,微偏酸性(PH值在5-6.5之间)砂壤土并注意保持田间卫生。避免传播病虫害。 5、确保底肥施足。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基肥常用农家肥和复合肥,结合深耕施入,随后耙耱,要求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5方,马铃薯对钾的需要量最大、氮次之,磷较少,需氮、磷、钾的比例为:2:1:4(N、P、K),亩施硫酸钾20公斤,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在基肥不足的情况下,可结合播种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法施种肥,种肥最好使用农家肥。 根据生长情况,生育期间还应进行追肥,主要用速效性肥料,常用的氮肥速效肥有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追肥应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6、种薯的精选与切块。选择健康的块茎作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应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光滑,色泽亮丽的幼嫩薯块作种,严格淘汰纺锥形薯块,薯皮粗糙老化、芽眼突起,表皮龟裂等畸形怪状的薯块,因为这样的薯块大都是退化薯。 切种应在播种前2—3天进行,切种过早、堆放时间长,容易感染病菌腐烂,切种过晚,切口尚未完全愈合,播种后容易造成烂种。切块要求每块重量以25—30克为宜,切后放在通风阴凉处摊开,切种后用草木灰拌种,防止失水烂种。切刀千万要用消毒液(20克高锰酸钾兑水2公斤)消毒。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顶芽优势,防止切口传染病菌病毒,选择幼嫩小薯块整薯播种,一般比切块播种增产15%—20%。 2、间作模式。高海拔地区多采用玉米、马铃薯间作模式,一般为1.6米一带,盖膜种玉米窄行带为70厘米(双行),大背垄种马铃薯带90厘米(双行),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