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明先生访谈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佳明先生访谈录.doc

郭佳明先生访谈录 ????去西山庙(顺德博物馆原办公地)找郭佳明先生,颇有去寻隐世高人的感觉。循古旧的台阶上得第一座平台,往右,在假山石的后面,隐着一道极窄的门,穿过它,拾级而下,再经一道“独木桥”,才算跨进了他的“洞天”。 ????眼前的郭佳明,戴顶鸭舌帽,穿件发旧的工装式蓝上衣,极朴实的打扮,却掩不住他艺术家的“范儿”。他的画室不算大,堆满了画卷和资料,但气派的是,他有足足两面墙作画板。当中的一面墙上,正钉着一幅可能是刚完工的人物画卷。 ????他今年踏入人生的第五个本命年,一件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这年发生:8月办理了退休手续,9月到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进修,11月顺德文体局和顺德博物馆为他举办个人画展。而此时,他刚从北京回来,正在为个展忙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谈起自己进修的收获、谈起几十年从艺经历的感悟……? ???? ???? 办完退休手续就到北京进修 ????尽管在顺德已属实力派画家,但到更大的平台去开拓眼界一直是郭佳明的心愿,但苦于工作缠身,自2001年进入顺德博物馆工作后他就再也抽不出一段较长的时间去进修了。今年8月,年进60的他办理了退休手续;9月,他便飞往北京,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画人物创作研究生课程班。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部的直属机构,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机构,他们的目标学员,都是已经在国画创作和研究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美术工作者,招生要求比较高。郭佳明报考的是人物画专业班,据他说,当时报这个班的美术家有上百人,而最后被选上的只有8人,而他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还要去学习,确实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他说。他认为,人无论做什么,要想进步,就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能因自己的年龄、资格和过去的成绩而停步。 ????郭佳明认为学习需要“用最大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冲出来,走得进去,走不出来也不行,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艺术是不存在退休的,“五十岁是刚起步,真正要在艺术上有一定层次的认识,六十岁正是合适,李可染先生七十岁还自诩白发学童”。因此他觉得艺术层面上很多深层次的东西,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淀。 ???? 人生阅历是最好的财富 ????郭佳明的父亲是一位民间画家,受父亲的熏陶,他从小就有过人的绘画天分,?文革时期,还在上初中的他就被安排去画几米高的毛主席像。 1969年郭佳明高中毕业后被下放农村当知青,连部有宣传队,除了白天生产,晚上便组织集体唱歌、学毛选、排话剧等,很是热闹。但他没有去凑这个热闹,而是申请跟六位老人一起到山上垦荒,在山上的茅房里与老人们同吃同住。这些老人中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岁,都经历过旧社会,打过长工、短工,离乡背井跑过江湖,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郭佳明帮他们切烟丝、收拾卫生,跟这些老人相处融洽。老人们的经历使郭佳明悟出了不少实在的人生道理,获得了很多社会知识。 ????????几个月后他被调去做民办老师,1973年通过单位的推荐和考试进入江西师大美术系学习,1976年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育干事。在这个职位他经常要做一些他自己并不认为正确的事,这令他内心很纠结。由于从六位老人那里领悟到做人的学问,他很快明白这不是他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于是主动要求从干事转为普通教员,在教书的同时专心画画。他心里很清楚,画画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 几年后,他的付出开始收获,1985年江西省第二届青年画展,他的一幅工笔博古画《风味》获得了一等奖,同年加入江西省美协。 ????此后他接到不少出版社的年画约稿。说起这段经历,郭佳明还是蛮自得的,“你知道吗,那时一般人的工资是每月三十元左右,而一幅年画的稿费是350到380元。” ???? 结缘青铜?花开顺德 ????1995年,经济发展迅猛的顺德在全国招聘各行人才。郭佳明借此机会来到顺德,进入乐从的神州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广告策划。其间虽然创造了一些辉煌,如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火炬的造型就是他设计出来的,但骨子里的文人气质使郭佳明觉得自己不适合在企业里继续发展。 ????难得的是,郭佳明一直没有停下画画的脚步。1997年,他完成了《国之瑰宝》的80米长卷,这是一幅从1986年就开始搜集资料历经十年创作的作品,在这幅“钟鼎巨书”里,郭佳明用详实的笔法认真描画了几乎囊括商、周时期的所有青铜器精品,每一尊器具的名称,出土的时间、地点,曾经辗转何处,现今收藏之所,都一一注明,既是出于对古青铜艺术的尊重,又是一次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这幅作品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出之后,引来国内外二十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而正是这次曝光,引起了顺德博物馆原馆长凌健对他的注意,并到乐从找他,诚挚邀请他到博物馆工作,为顺德的文博事业助力。 ????这幅“钟鼎巨书”,缘于他早年的经历。郭佳明说,1982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