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南早三叠世错时相沉积及其对复苏期生态系的启示.pdf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12 期 : 1564 ~ 1574
SCIENCE IN CHINA PRESS
华南早三叠世错时相沉积及其对复苏期生态系的
启示
①② ①* ② ① ③
赵小明 , 童金南 , 姚华舟 , 张克信 , Zhongqiang Chen
①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②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宜昌 443003;
③ School of Earth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Crawley, WA6009, Australia
* 联系人, E-mail: jntong@
收稿日期: 2008-06-16; 接受日期: 2008-08-28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批准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 IRT0546)、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
1212010610709)和“111”项目(编号: B08030)资助
摘要 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不仅重创了古生代海洋生态系, 也使得海洋沉积体系发生剧变, 关键词
导致灭绝之后早三叠世生物复苏期异常的生态系状况和海洋环境. 丰富的特殊沉积物及相关 早三叠世
沉积构造的广泛出现是早三叠世沉积的显著特征, 如扁平砾石砾岩、蠕虫状灰岩、潮下皱纹构 错时相
造、微生物岩、海底碳酸盐胶结岩扇、薄层灰岩和条带灰岩等. 这些特征性的沉积物在奥陶纪 生物复苏
生态系
之前的海洋环境中曾广泛分布, 但在奥陶纪后生动物大发展之后, 它们一般仅见于某些极端
三峡地区
和异常的环境中. 当它们在早三叠世正常浅海环境再次广泛出现时, 被认为在时间上或环境
华南
上发生了错位, 故被称为错时相(anachronistic facies). 研究这些特殊沉积构造, 对于探索古生
代- 中生代地质突变期异常的生态系状况和特殊的海洋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错时相在中国南方
各地的早三叠世地层中广泛存在, 分布于下三叠统众多层位中, 而且囊括了全球已报道的大
多数错时相沉积物, 为研究华南早三叠世的海洋环境状况及其与生物复苏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蠕虫状灰岩”是华南下三叠统中最典型、最发育的错时相沉积物, 但对其研究相对较少. 以湖
北三峡地区的蠕虫状灰岩为例, 对其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进行了重点论述. 华南下三叠统中蠕
虫状灰岩及其他错时相沉积构造的研究表明: 错时相紧接生物大灭绝后出现, 并随中生代海
洋生态系的重建而退出正常浅海环境, 这种耦合关系正是沉积体系和生态系对古生代- 中生代
地质突变及其导致的“特异”环境的自然响应. 因此, 错时相的盛衰变化可以作为独立于化石
记录分析之外的生态变化指针.
二叠世末的大灭绝是后生动物演化史上最具灾 着沉寂荒凉的生态系, 这种生态危机占据了整个早
难性的灭绝事件. 海洋生物科级减少率近 49%[1,2], 三叠世.
种级消失率达 80%~90%[2,3] . 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的生 在生态系遭受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重创的同时,
物复苏也是显生宙最长的一次, 一直延迟至中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异流体河口作用.pdf
- 分流水道类型特征及意义.pdf
-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pdf
- 利用C,N稳定同位素分析法鉴别家猪与野猪的初步尝试.pdf
- 利用MODIS影像和气候数据模拟中国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pdf
-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西秦岭寒武系含矿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pdf
- 北京市O3污染的区域特征分析.pdf
- 北威尔士北美云杉林土壤水运动规律的研究.pdf
- 北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特征与减灾对策.pdf
- 2012《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大纲版)(数学文)(课时作业):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7.6.doc
- 华南板溪群五强溪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新结果及其构造地层学意义.pdf
- 南极DomeA地区109.91m冰芯气泡封闭深度及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初步结果.pdf
- 2012届海南人教版学海导航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文数:第10章10.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pt
-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研究.pdf
- 2012届海南人教版学海导航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文数:第11课时二次函数.ppt
- 厦门市产业结构特征与跨世纪发展构想.pdf
- 叠合盆地幕式流体活动麻江古油藏露头与流体包裹体证据.pdf
- 可容纳空间概念在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分析中的应用——以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为例.pdf
- 吉林省“出海”通道及其开发战略研究.pdf
- 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