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总体概述
2、施工组织安排
(1)、机械设备进场
施工机械提前2天进场。施工前进行调试和保养工作,以保证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 型 号 数 量 备 注 自卸车 东风/15T 20台 正常 振动压路机 天工YZ220/22T 1台 正常 振动压路机 洛工YZ220/22T 1台 正常 轮胎压路机 徐工30T 1台 正常 洒水车 解放153 1台 正常 摊铺机 徐工95 2台 正常 装载机 成工95 1台 正常 (2)、施工人员进场
①人员进场培训
施工班组人员已齐备,随时可以进场开始施工施工人员在进场后,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针对质量通病和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步骤,由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对班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班组质量负责人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
②安全教育:组织全部施工作业人员参加由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组织进行的施工安全教育。
③安排专职电工负责供电线路的架设和维护,同时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测和维护工作。
工 种 人 数 备 注 搅拌站/过磅房 2/2 摊铺机司机 2 测量员 2 施工班组长 2 清扫路面 8 车辆指挥员 2 压路机司机 4 辅助摊铺、养生等工人 18 (3)、材料进场
①集料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所用集料分为三类,1#料采用10~30mm碎石,2#料采用10~20mm碎石,3#料采用5~10mm碎石,4#料0~5mm石屑。各种材料在拌合站集中分仓堆放,地面采用硬化处理。现场可堆放各种集料各1000t,根据施工情况可在施工期间陆续进场,保证供应。
②水泥采用亚泰缓凝型PC32.5水泥,水泥罐可贮存50t水泥,根据需要可随时运到现场。
各种材料在使用前经试验室检测合格,并完成基层(6%、5%、4%水泥含量)的配合比设计。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放线→基层施工(养护7d)→下基层施工(养护7d)→上基层施工(养护7d)→现场检测→透层施工。
二、主要施工方法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1、工作流程
水泥稳定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准备
⑤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试验以及进行各种配合比试验。
(2)、组织准备
①选择具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在现场组织施工,并分工明确,职责明确。
②配备数量足够、技术熟练的作业工人和各种小型机具。
③所有施工人员均应配备齐全的劳动防护用品,
④水稳层摊铺施工队为专业化施工队,人员上下班采用专车接送。
(3)、机械准备
①根据工程概况安排进场2台摊铺机,进场2台压路机。
②摊铺前应对摊铺机械进行全面检修、保养,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③提前配备洒水车、工作车及照明发电设备。准备模板等小型材料和放线工具等。
(4)、现场准备
①做好路基验收工作,办好交接手续。路基经检验合格,并且在基层施工前,路基压实度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②各项原材料已进场,并经,施工前各项试验已完成,且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为备料方便,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结构层的碎石最大粒径统一为3mm, 集料技术指标: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的集料,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含泥量,以确保集料的质量。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粗集料 石料压碎值 % 针片状颗粒含量 20% 细集料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15% ②水泥。水拌和用水和养护用水,采用水审批。进行试铺段铺筑,并根据试铺段实际施工情况的验证后可对进行适当调整。混合料的拌合混合料的拌合
(1)、拌和厂储备的各项原材料应能满足连续施工所需数量。
(2)、每天开拌前必须检查拌和楼的工作系统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所设定的工作参数是否与当天生产混合料的类型和施工配合比相吻合或需作某些调整,并将检查或调整情况及时做好相应施工记录。
(3)、每天开盘前必须检测场内各档集料的含水率,据此确定当天的加水量。在拌制生产过程中,还应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前场铺筑反映的情况适时调整加水量。一般情况下混合料的拌和含水量应略高于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值(不超过2%),低温、潮湿天气宜提高0.5~1%;高温、干燥或风大天气宜提高1~2%。
(4)、每天开盘时必须取样检验首盘混合料的组成是否符合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若偏差超限应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在拌制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频率抽样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水泥剂量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
(5)、每天开盘时必须观察首盘混合料是否均匀,同时检查拌和时间是否与试验段确定值一致,若不够均匀应通过调试适当延长拌和时间。
(6)、在拌和楼出料口处应画定汽车按前、后、中三次装料的停车线指导司机均匀装料,减少离析。
(7)、装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