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经济增长、国际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研究
万方数据
The Relationship Research on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octor’s Degree of Economics
By
Zou Qing
Supervised by Prof. Chen Xun
Specialty: Quantitative Economics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Nov. 2014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摘 要
由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这对全
球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对于我国而言,伴随着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取得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了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济发展过程
中产生的一些负面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以CO2 排放为例,2005 年
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CO2 排放国,2011 年我国CO2 排放总量占全世
界排放总量的25.380% 。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与CO2 排放、
国际贸易与CO2 排放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将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因素纳入了一个新古典增长模型和两个内生增长
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探讨了经济最优增长路径是否存在以及存在条件,并得
出了产出弹性、人力资本效率系数、消费者偏好参数和污染控制程度指数对最优
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
其次,对经济增长与CO2 排放间的双向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EKC 假说是否
成立进行了计量检验。由于EKC 检验对数据、模型以及方法的选择较为敏感,因
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采用不同的数据类型(1960-20 11
年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1995-2011 年30 个省的面板数据)、不同计量模型(单方
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不同层面(全国层面、基于面板门限回归结果的分组层
面)、不同计量方法(边界检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
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等)。
最后,国际贸易与CO2 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以Grossman and Krueger 的贸易
环境效应分解框架为依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并以加入WTO 为临
界点,通过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对比分析了两阶段国际贸易对我国 CO2 排放影响
存在的差异,并计算得到了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具体数值。在联立
方程模型估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新的计量模型对 “要素禀赋假说”和 “污染天
堂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
①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最优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