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一地理课件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鲁教版必修1).ppt
大气、水、生物、岩石四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物质交换与能量循环图: 【典例2】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字母与所代表的化学式、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名称连线。 A ①O2 B ②CO2 F ③游离氧 G ④CO2或重碳酸盐类 (2)图中A、B的形成是由于____,H只有成为_____才能被植物吸收。 (3)从A~H整个作用过程都是化学元素的____过程。A、B与C、D、E转换的结果,改造了____圈。F、G作用的结果,改造了____圈。 【思路点拨】本题以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为例,考查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示意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答案:(1)A—② B—① F—④ G—③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水溶液 (3)迁移 大气 水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整体功能,而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教材P64~P65活动 点拨:活动1:秘鲁西海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水平方向上的补偿流和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流——秘鲁寒流,这样就将深层的营养物质(死亡鱼类腐烂后的磷酸盐等)带到了海水表层,致使浮游生物繁衍迅速,吸引大批鱼类来觅食,形成秘鲁渔场。 活动2:当南下暖海水迫使秘鲁寒流向西运动时,南下暖海水不仅抑制了上升流,使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减少,而且使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升高,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饥饿而死亡。 活动3:“厄尔尼诺”年时,东南亚、东非、亚马孙平原干旱,北美、东亚气温升高,墨西哥湾沿岸、秘鲁沿岸、南美洲东南部、维多利亚湖周围、太平洋中部降水增加。 举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严重,使黄河三角洲每年向大海延伸几千米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力;西北地区植被破坏引起的荒漠化导致华北和东北地区沙尘暴频发;海湾战争时,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使喜马拉雅山降黑雪等。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区域的联系性。 1.(2010·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该资料反映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选B。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其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严重破坏,核泄漏迅速扩散,附近的大气、土壤、海水、鱼类等均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解析】选A。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3、4题。 3.松花江和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4.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解析】3选A,4选B。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长江中下游流经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使水文特征差异很大。第4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2011·南京高一检测)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6.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5选A,6选D。该图反映了由于地壳的上升,导致背风坡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沙漠,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读自然环境某物质循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1.2 牛顿远动定律.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2.1 直线运动及其规律.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2.3 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4.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5.1 电磁感应与电路问题.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5.2 交变电流.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6.1 力学实验.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6.2 电学实验.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 功和能.ppt
- 201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7 热学.ppt
- 小学数学竞赛训练对学生数学思维拓展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体育技能教学数字化资源共享激励机制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辅助下的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 《老旧小区改造中历史文化保护与功能优化的策略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规划与学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援助服务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G网络切片技术在智能能源管理中的节能降耗策略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概念理解策略运用评价与指导研究——数字化赋能视角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的情境创设与实施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供应链在制造业企业中的绿色供应链与绿色技术创新协同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