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地理科学师范类2013级
序言:本次实习历经五天,地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柳江盆地
柳江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核心距市区约15km,地理坐标为:北纬40°02′00″—40°14′00″,东经119°30′00″—119°40′00″,大部分属于抚宁县所辖,长城以外地区属青龙县。秦(皇岛)—青(龙县)公路及秦(皇岛)—山(神庙)地方铁路纵贯本区,交通便利。
气候概况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年均174天,年平均降雨量 744.7毫米。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其中70%集中于七、八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平原耕作历史悠久,各类自然土壤已熟化为农业土壤。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含砾石,海成波痕和交错层理发育,含海绿石;上部为紫红色、褐黑色、黄绿色页岩夹蛋青色、紫红色泥岩。由两个砂岩——页岩韵律构成。本组属典型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 波浪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最明显。它通过冲刷、研磨和溶蚀作用使海岸线后退,从而在海岸线形成一系列的地貌。它主要发育在岬角处,如海蚀柱及海蚀平台?及海蚀崖。?
柳江盆地地质发展史
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发生海进。在长期风化侵蚀的古老变质岩系上开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在这段时期内曾有过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柳江盆地古地理环境随有过海、陆地明显变迁。但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平稳的升降运动。所以该时期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自中生代初期起,经历的构造变动性质与古生代不同。这个时期的构造变动使晚元古代、古生代地层强烈、褶皱、断裂。
二迭纪末,本区发生强烈构造运动。形成了柳江向斜的雏形。
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沉积后,又有一次构造变动。此时的柳江向斜以具不对称形态。两翼很陡,东翼开阔平
中侏罗世,柳江盆地再次发生强烈构造变动。伴有多次连续和猛烈的火山喷发。所以在向斜的核部形成了大面积的中性火山岩层不整合超覆在下侏罗统之上。局部超覆于二迭系,奥陶系之上。
白垩纪燕山晚期的温泉堡花岗岩基侵入形成的挤压力。使不对称的柳江向斜形态更进一步加剧。
新生代特别第四纪以来。本区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因此,山区河谷有阶梯地形成。全新世以来,由于冰后期海侵。在现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些海积和海蚀地形形态。
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我们学会了地形图、地质图的阅读和使用,同时学会了用罗盘来判别方向。学会如何在野外学习,通过野外做笔记,野外听课,并结合实践,学会野外判断特殊地貌和某些地质现象。 实习过程虽然艰辛但也充实,我们既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又掌握了知识,实习还是很有价值的,虽然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也有不足,各种问题。但相信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们会学得更多,成长的更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