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五章相平衡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第五章相平衡资料.ppt

  其中OD线为表中-20~0.01℃间温度区间内的过冷水饱和蒸汽压曲线 过冷水饱和蒸汽压曲线和前面讲的水的饱和蒸汽压曲线实际上是一条曲线。 OD线落在冰的相区,说明在相应的温度、压力下冰是稳定的。 过冷水—使冰降到0.01℃以下仍无冰产生,这就是水的过冷现象,这种状态下的水称为过冷水。 (1)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 杠杆规则 若?vapHm与温度T 无关,可有: 或说在温度T1 、T2 很接近时: 对于气-液两相平衡 对于液-固两相平衡 水的相图 来源:实验 三个区 三条实线(虚线) 一个点 及曲、线、点上的f 5.3 水的相图 温度t/℃ 系统的饱和蒸气压p/kPa 平衡压力p/kPa 水?水蒸气 冰?水蒸气 冰?水 -20 0.126 0.103 193.5×103 -15 0.191 0.165 156.0×103 -10 0.289 0.260 110.4×103 -5 0.422 0.414 59.8×103 0.01 0.610 0.610 0.610 20 2.338 40 7.376 100 101.325 200 1554.4 374 22066 表1 水的相平衡数据 ——线OA与OC、OC与OB、OB与OA分别形成液态水、固态冰和水蒸气的单相面 —f= 3-φ=3-1=2 三个单相面自由度均为2。 t、p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系统均能维持单相。 1.单相面 当描述系统状态或总的组成的点即物系点在OA与OC之间,即处于单液相区时,在一定范围内升温或增压,均可维持系统的相态不变,即仍为单液态。 OC、OB、OA分别是水-冰、冰-气、水-气的两相平衡线。OC称水的凝固曲线或冰的熔化曲线,OB称冰的升华曲线或水蒸气的凝华曲线,OA称为水的蒸发曲线或水蒸气的液化曲线。线上每一点的坐标代表两相平衡时对应的温度和压力。 2.两相线 ——f = 3-φ=3-2=1,自由度均等于1。 例,气液平衡,温度升高,压力随之增大,单纯升温,系统将由气液平衡变为单气相。 ——注意 (1)OC线的斜率为负, (2)O点处OB斜率大于OA斜率 前面我们提到了克拉贝龙方程,它适用于单组分系统任意两相之间的平衡,通过该方程,可以帮助我们在纯物质p~T 图上如何解决两相共存线斜率大小的问题。 OA:冰的熔点曲线 OB:冰的饱和蒸气压曲线 OC:水的饱和蒸气压曲线(蒸发) 斜率 斜率 斜率 OC′:过冷水饱和蒸气压曲线 ——O点为水蒸气、水和冰三相共存的三相点,对应的温度、压力分别为:T=273.16K,p=610.15Pa ——f = 3—φ=3-3=0,o点自由度为零。意义:温度和压力的任何变动,都会破坏三相平衡系统的存在。 3.三相点 (1)OC向上不能延长。 C点(TC=647.15K,374.15℃; pC=22119KkPa) ——补充 关于临界状态及临界状态参数(critical parameters) 临界温度TC:气体液化允许的最高温度;临界压力pC:临界温度时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临界体积VC:临界温度和压力时的摩尔体积; ?4.讨论 几个特殊的点和线 临界参数:TC,pC,VC的总称。 是物质的特性常数。特点:临界点时,气液不分 (4) OD虚线是水的过冷曲线,是在特殊条件下存在的气液两相平衡线。称“亚稳状态” (2)OC线向下不能延长,向上只能延长至一定程度。达A处附近(2×108Pa,-20℃)后,再降温,冰的晶型改变,形成新的固相,情形复杂。OC线的斜率为负,反映了水的凝固点随外压增大而降低的“反常现象” (3)OB线向上不能延长,向下理论上可延至绝对零度(0K) (5)三相点不同于冰点 ——三相点:单组分系统的气-液-固三相平衡点。冰点(ice point):常压(101.325KpkPa)下水的凝固点(T=273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