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江平原湿地多级沟渠系统底泥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pdf
第! 卷第# 期 生 态 学 报 /012 ! ,.02 #
!$$ 年# 月 %’% ()*)+,% -,.,% %342 ,!$$
三江平原湿地多级沟渠系统底泥
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 ,
郗[ 敏 ,吕宪国 !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 长春[ =$$ !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A )
摘要:沿着土壤和土地利用类似的三江平原多级沟渠系统采集不同沟渠单元底泥,这些不同沟渠系统单元由湿地和农田边界排
水沟渠到相当大的主干渠变化着,测定底泥中可溶有机碳 (
Z) )含量,研究多级沟渠系统底泥中Z) 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
Z) 在底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 B :$KC 层增加近; 倍),Z) 富集层逐渐有规律的向底泥底层转移
随沟渠等级增加,
(
#$ B :$KC )。研究表明,排水沟渠既是湿地或农田Z) 的最初汇聚地,又是河道Z) 的输出源;沟渠重复性的排水将湿地或
农田Z) 通过零星径流带入沟渠系统中,连续的沟渠径流携带着大量Z) 与不同等级沟渠系统相互作用使得沟渠系统底泥
中Z) 呈现出一定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排水沟渠排水历时、Z) 流量、滞留时间、径流发生频率等都会影响多级沟渠系统底
泥中Z) 的分布特征;另外,沟渠系统内生长的植被也通过径流阻塞和有机质过程影响底泥中Z) 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多级沟渠系统;可溶有机碳;分布特征
文章编号:$$$7$A== (!$$ )$# 7 #=# 7$@[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9,:7,;0,). (!-7-(’7,:,(: ) 1,::)*4’1 )7+-.,( (-7;). ,. !’ :’1,2’. ) 20*,=
:-+’ (-.-* -.1 1,(! :8:’2: ,. %’*-.1: ) !’ -.?,-.+ @*-,.
,! ,
6, YEG ,*] 6EDG7+N0 !
!#$%’($ )*($+$,$ - ./#’0 %1 ’*2 3/#+4,5$,#’5 645/1 ,738 ,7%’*/4%,* =$$ ! ,7%+*’
! .#’2,’$ 84%5 - $% 7%+*( 34’291 - 84+*4( ,:+; +*/ $$$=A ,7%+*’
!#$ %’()$ *)+)$ ,ABBC ,AC (D ):EDFD G EDDE,
5;:7-( :*DGM KN1OEVDOE0G ,M4DEGDJI DGM E44EJDOE0G G0O 0G1T D4ELI C0VICIGO DGM MI30LEO 0S L0E1 MELL01VIM 04JDGEK KD4U0G
(Z) )QEOPEG OPI KDGD1L DGM MEOKPIL ,UNO D1L0 1IDM O0 OPI MESSI4IGKI 0S LIMECIGO Z)2 W4IVE0NL LONMEIL QI4I CDEG1T
3I4S04CIM DO 310O7O07SEI1M LKD1I ,UNO 1EOO1I EL RG0QG DU0NO OPI ISSIKO 0S EGOIGLEVI DJ4EKN1ON4D1 KDOKPCIGOL 0G OPI MELO4EUNOE0G 0S
LIMECIGO Z) UIT0GM SEI1M IMJIL2 ’PEL LONMT QDL K0GMNKOIM O0 IFDCEGI OPI MELO4EUNOE0G 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V-B辐射和干旱对丹参生长和叶片中酚酸类成分的影响.pdf
- UV-B辐射增强和Osub3sub浓度升高对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pdf
- UV-B辐射增强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叶片光合生理及超显微结构的影响.pdf
- UV-B辐射增强对元阳哈尼梯田稻田CHsub4sub排放规律的影响.pdf
- UV-B辐射增强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CHsub4sub排放的影响.pdf
- UV-B辐射增强对拟南芥表皮蜡质的影响.pdf
-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大型藻与微型藻种群生长关系的影响.pdf
- UV-B辐射对南方红豆杉生活史型和紫杉烷类含量的影响.pdf
- UV-B辐射对马尾松凋落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pdf
- UV-B辐射方向对白三叶克隆整合的影响.pdf
-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pdf
- 物理:3.3《摩擦力》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 物理:3.4《_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两课时(人教版选修3-1).ppt
- 三江平原湿地鸟类丰富度的空间格局及热点地区保护.pdf
- 物理:3.4《变压器》课件5_(新人教版选修3-2).ppt
- 物理:3.4《变压器》课件6_(新人教版选修3-2).ppt
- 物理:3.4《变压器》课件8_(新人教版选修3-2).ppt
- 三江源区冬虫夏草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pdf
- 物理:3.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3-1).ppt
- 物理:3.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3-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