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及其演进.doc
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及其演进
一、上世纪70年代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依靠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成为霸权国家。19
世纪以来,美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伴随着美国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的上升而快速发展,在1945-1970年期间,JP 摩根、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美洲银行等一大批资本实力雄厚的美国银行业巨头主导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
表1 二十世纪70年代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 单位:亿美元
1970年 1975年 名次 名称 国别 总资产 名次 名称 国别 总资产 1 美洲银行 美 256 1 美洲银行 美 587 2 花旗银行 美 231 2 花旗银行 美 555 3 大通曼哈顿 美 222 3 大通曼哈顿 美 411 4 巴克莱银行 英 154 4 巴黎国民银行 法 347 5 汉华银行 美 120 5 巴克莱银行 英 333 6 摩根银行 美 114 6 摩根银行 美 328 7 国民西敏寺 英 106 7 德意志银行 德 324 8 西部银行 美 106 8 国民西敏寺 英 319 9 国民劳工 意 102 9 第一劝业银行 日 289 10 化学银行 美 97 10 法国行业银行 法 276 德意志银行未进入前20名 资料来源:Terry Baker, How to Measure a Giant [J], The Banker, Jan.2, 2006.
70年代初期,美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中占据压倒性优势地位(。见表1)其一,国际性大银行众多,美国的银行在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前十大银行占7席,而且前三席全部来自美国。其二,单个银行的资产规模庞大,美国
最大的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银行的1.7倍,是意大利最大银行的2.5倍。其三,经营范围广阔,当时美国的银行业机构遍布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国,而此时英国等欧洲的银行的经营范围大多局限在欧洲及之前的殖民地。
70年代中期,随着欧洲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美国受美元危机、石油危机等冲击,美国银行业竞争力有所下降,资产规模大不如从前,而欧洲银行逐渐壮大起来,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进入美欧对抗的局面(见表1)。其一,该时期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最大的变化在于法国银行业的出色表现,共有3家银行进入全球总资产规模最大的前十家银行。其二,美国的银行在全球前十大银行中仅剩
3席,但依然占据前3名的地位,并且座次没有变化。其三,在全球前十大银行中欧洲银行的数量由 3 席上升到 6 席,实现对美国银行业的超越。其四,日本银行业机构首次出现在全球前十大银行名单中,这标志着日本银行业已开始崛起。其五,国际银行业整体发展迅速,从1970-1975年,全球资产规模前十大银行的总资产从1505亿美元迅速膨胀到3769 亿美元;1975年全球资产规模前十大银行中最小的银行法国行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已超过1970年世界上资产规模第一大银行美洲银行的资产规模。
70 年代后期,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延续了70年代中期以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拉开了美国和欧洲的差距。在这期间,美国银行业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相对
缓慢,而欧洲银行业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
二、上世纪 80 年代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
表2 20世纪80年代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
1980年 1985年 名次 名称 国别 总资产 名次 名称 国别 总资产 1 农业信贷银行 法 1050 1 花旗银行 美 1427 2 美洲银行 美 1039 2 第一劝业银行 日 1191 3 花旗银行 美 1027 3 富士银行 日 1151 4 巴黎国民银行 法 989 4 美洲银行 美 1137 5 德意志银行 德 912 5 三菱银行 日 1107 6 里昂信贷银行 法 911 6 住友银行 日 1076 7 法国行业银行 法 849 7 巴黎国民银行 法 990 8 德累斯顿银行 德 703 8 三和银行 日 965 9 巴克莱银行 英 675 9 农业信贷银行 法 924 10 第一劝业银行 日 666 10 里昂信贷银行 法 905 资料来源:Terry Baker, How to Measure a Giant [J], The Banker, Jan.2, 2006.
80年代初期,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延续了7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欧洲银行业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已实现了对发展相对缓慢的美国银行业机构的超越,在美欧竞争中掌握了绝对优势(见表2)。在这期间,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特点重要有:其一,法国银行业机构继续迅速发展,不仅在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前十家银行中占居了4席,而且农业信贷银行异军突起,夺得全球第一大银行的地位。其二,德国银行业机构发展十分迅速,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顿银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