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全套教案.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上 主讲 冯会明 授课对象: 历史学本科生 授课学期:第1、2学期 授课时间: 每周4学时 使用教材: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参考教材:赵毅主编 《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绪 论 一、什么是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门学科往往要回答三个W,即:what why how,历史学则要学习5个W:when where who what why。绪论中也主要3个W,即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历史?和怎样学习历史三个问题。 1、什么是历史?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史”,“ 史者,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 历史一方面要再现还原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同时还要探寻其发展的规律。 通常历史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即人类客观的发展历程,是历史的客体。 二是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成果的各种历史书,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三是指历史学科,即通过史料中介,在历史记录的基础上,再现还原历史过程,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说明,并探寻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什么是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指中国的先民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发展进化的过程,习惯上把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中国古代史,它占据全部历史的绝大部分,越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发展、衰亡的历程。 主要讲述历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的文化成就,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及其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状况、风俗文化等。此外,还要学习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 3、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历程 中国古代史讲述我国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史学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线划在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虽有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战国封建说较为流行。按照这种划法,原始社会大约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这种划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把春秋战国划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把清朝后期排除在古代史之外。但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仍然是有一定帮助的。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这种流行的分期方法来处理问题的。 原始社会包括猿人、智人和氏族公社三个时期,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已发现的材料看,“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是我们的远古祖先。智人开始人工取火,并发明了弓箭,推动了原始社会的发展。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所以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和分工的发展,原始集体生产逐渐被个体生产所取代。个体生产发展的结果是财产私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分化,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 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周三代。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初步形成阶段,商朝是发展阶段,西周是鼎盛阶段,春秋战国则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阶段。全部土地和奴隶在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在政治上表现为严格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等级制。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持他们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制。神权也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的特别重要的补充手段。 我国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和明清五个时期。秦汉时期包括秦、西汉、东汉三个王朝,是第一个统一时期,也是封建时代的重要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等阶段,头绪相当纷繁。隋唐时期是封建时期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历时300余年。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再度陷于长期分裂的局面。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但我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基本特点是地主占有土地,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强制。 以上是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也就是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代史? 此即回答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问题。 1、借鉴功能 中国历史自孔子删定《春秋》开始就赋予史学的鉴戒、垂训功能。为现实政治提供经验 教训的总结。避免重蹈覆辙,避免悲剧的重演。如唐太宗著名的“三镜”说。周公“不可不鉴于有夏,也不可不鉴于有殷”。在强调历史的借鉴功能的同时,还要防止历史的实用主义思想。 2、教育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