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上册9月训练试题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三历史上册9月训练试题2.doc

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测试(二) (中国近代史) 命题:汪庆伟 校对:何祥 罗辉 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翻看鸦片战争前后清朝与外国交涉的文本,你就会发现,外国人被称为夷,与之战成为剿,或谓之抚;形容清朝皇帝的词是天威和皇恩,形容外国人的词还有驯顺、犬羊之性等。可见,当时的清廷(  ) A.闭关锁国令使其蒙上了双眼 B.以天朝上国自居,奉行华夏中心论 C.开始开眼看世界了 D.以天朝上国自诩,奉行闭关政策 解析: 2.刘梦溪在《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中说,在理念上,研究中国的思想文化,“三晚”最重要:一是晚周、一是晚明、一是晚清。晚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的源头。晚明——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晚清——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东方和西方的撞击点和交汇点,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大转变时期。据此分析,晚周、晚明、晚清时期共同的时代特征之一是(  ) A.分裂割据、思想流派纷呈 B.社会动荡、思想活跃 C.改朝换代、百家争鸣 D.社会转型、新思想萌发 解析: 3.《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解析: 4.某学者曾说:“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仁玕 D.郑观应 解析: 5.光绪年间,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贩洋茶,以致华商边年折阅……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  ) A.封建经济完全解体 B.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C.与世界的联系密切 D.茶叶加工技术先进 解析: 6.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解析: 7.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明中国近代(  ) 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 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 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 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 解析: 8.据《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载,迟至1861年,在江苏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说明( ) A.太平天国尚未控制该地区 B.吴江地区的土地关系没有实质的改变 C.大地主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已经蜕变 解析: 9.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褆福”四字。(注:“褆,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  ) 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 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 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 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 解析: 10.著名学者钱乘旦在其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 ‘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中国近代符合材料中“第三种可能性”的典型事例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解析: 11.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  ) A.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 B.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