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doc

2016届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卷 第I卷共小题, A.注重农时????????B.因地制宜??????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2.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 3.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4.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5.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下列四项分折,你认为合理的是 ? 农业税 非农业税 997年 2408.1 1567.7 1021年 2641.2 3874.0 1077年 2021.3 5117.2 A.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 D.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7.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清代学者陶熙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以上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B.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清政府的“重本抑末”政策有关 9.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④? ??C.①③④? ? ???D.②④? 10.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11.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