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基础知识专题.docVIP

广东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基础知识专题.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基础知识专题.doc

广东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基础知识专题 2009年江门市高考模拟考试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惆怅/为虎作伥 馈赠/匮乏 恫吓/吓唬 B.弹劾/骇人听闻 摇曳/游弋 破绽/绽放 C.谙熟/万马齐喑 浑水/混杂 刹那/刹车 D.谦恭/事必躬亲 灼热/卓越 停泊/湖泊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一望无际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多如牛毛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妇孺皆知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A.一望无际 B.多如牛毛 C.绝无仅有 D.妇孺皆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时下,冠以“文化”比比皆是,但热闹之余感到,其中似掺杂了一些随意性、功利性,少了对文化“敬惜字纸”的敬畏感。 B.不少国家通过独立的机构对信息公开行使监督,独立的第三方审查,显然有利于摆脱行政保密主义的干扰,使信息公开的监督维持客观与中立。 C D.杜甫诗中所渗透的忧国忧民情怀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最高价值,不管你赞成不赞成,都不能否认它是公认的准则。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世间万物,人最宝贵。 ②过去,人类更多依靠自然资源推动发展。 ③而有一些国家,把物质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外国资本和技术走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最终陷入发展困境。 ④二战以来,一些国家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很快就实现了经济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⑤在人类社会发展赖以依存的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最具根本性,不仅决定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而且具有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 ⑥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⑦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正在取代传统物质资源,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要素。 A.⑦⑥①⑤③②④ B.①⑤②⑦④③⑥ C.⑤⑥④③⑦②① D.①⑥⑦③②④⑤ 1.C (A.chàng/chāng 都读“kuì” hè/xià;B.hé /hài yè/yì 都读“zhàn”; C.ān/yīn hún/hùn chà/shā;D.都读“gōng” 都读“zhuó” bó/pō) 2.C (A.原为“空荡荡”,讲荷塘的空。B.原为“太多太多”更符合感情色彩,D.原为“脍炙人口”,上文讲知道,这里讲喜爱。注意:语义、语境和感情色彩) 3.D (A.主语残缺,应为“冠以‘文化’的人和事”; B.宾语残缺,应为“行使监督权”;C.重复累赘,删掉“巨大”或“翻天覆地”) 4.B (注意语段论述的结构和表示衔接的相关词语) 汕头市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模拟测试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A?.刍议(chú?)? ? 条分缕析(lǚ?)??圈养(quān?)??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ū?)??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à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分)(分)A.杭州市地铁坍塌事件的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C.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寻根文学之后,在我国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一波具有鲜明形式探索意味的文学浪潮——先锋文学。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分)C?【?A“圈juàn养” B “牛虻?méng” D “探本溯sù源”B【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石沉大海:像石头掉进大海里一样,不见踪影。比喻始终没有消息。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在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3.C【A要说的是防止再发生,却在当中多了个否定词“不”,就变成了相反的意思。属于肯定否定不清。B项中应在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