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抢占高分速成宝典3 修辞(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3高考语文抢占高分速成宝典3 修辞(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高考语文抢占高分速成宝典3 修辞(分类) Word版含答案].doc

3. 修辞(分类) 3.1. 比喻(包含题目总数:30) 3.1.1. 比喻的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3.1.2. 比喻的结构 . 本体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 . 喻体 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 . 比喻词 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如”、“像”、“好像”、“仿佛”、“成”、“变成”等。 3.1.3. 比喻所具备的条件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 下列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好像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表示举例的引词。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 除以上几点原因外,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 3.1.4. 比喻的种类 . 明喻 明喻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用“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一般”、“像……样”、“像……似的”、“如同……一般”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 . 暗喻 .1. 暗喻的定义 暗喻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用“成”、“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2. 暗喻的类型 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如:这里是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 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 . 借喻 借喻是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的修辞方式。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的叫做博喻。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订好计划一样。 . 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即把人们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可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 形容的通感: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比喻的通感:例如: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只有嗅觉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荷香似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 通感也不仅仅是感觉器官的沟通,有时也可能用某种感官去感受不属于某种感官范畴而本身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 移用和通感的不同点:移用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替换;而通感则侧重于感觉的相移。 3.1.5. 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3.1.6. 比喻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常见、易懂:用作喻体的事物应是大家所熟知的,否则就起不到比喻的作用。如:“这头猪,黑得像石墨”,石墨就不是人们常见的、熟知的东西; 其次要贴切:在运用比喻时,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作高度的概括,反之就会喻而不当。如:“那一排弯弯的柳树,就像即将出征的战士。”比喻不贴切; 最后要注意情景一致:如:“我们狂欢,十万人像蚂蚁一样,挤作一团。”把狂欢的人比作成团的“蚂蚁”,感情不对头。 3.2. 比拟 3.2.1. 比拟的定义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3.2.2. 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 例如: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3.2.3. 拟物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3.2.4. 比拟的作用 比拟的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2.5. 比拟的注意事项 首先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雨”的“欢乐”给人带来的应该是快乐,而后面又说“闷死人”,显然前后矛盾。 其次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如:“空中稀疏的晨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