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楷书对联.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田英章楷书对联

田英章楷书对联《观史·读书》临习指南 根据李贵元 一、田英章楷书对联《观史?读书》原作 二、田英章楷书对联《观史?读书》局部 注:将原作品打上格的话,每格约七公分见方。整张作品应是两张B4纸竖接大小。 三、田英章楷书对联《观史?读书》临习指南 这16个字,根据我临习过程的切身体会,认为对练习笔法也非常有促进,因为它包括了几个比较难写的笔画:竖弯钩(右弯钩)、竖钩、戈钩、仰钩、直捺,当然也包括了其他主要笔画:左点、右点、长横、长竖、长撇、竖撇、平捺、反捺等等,可谓笔法丰富。 临习前,先来几条田老师语录:跟我学,要放弃自我。允许写不好,但不允许不好好写。看一笔写一笔,最多两笔。宁精勿滥,按错误写法写得越多,只会巩固错误。 1、观 7 “观”为左右结构,笔画又多,笔画相对细些不要写宽了。诸横抗肩较大。 草头要小,笔顺:竖-横-横-竖。第一笔起笔为抖笔,但忌滥用。 俩“口”有距离,第一“口”靠左些。 “隹”往上靠,撇从俩口间起笔,撇头不要大,左竖与撇的连接与普通单人旁有别,是直插在撇里,竖细、直、长而左斜,点是小撇点,四横较短,长短有别,间距相等,前三横与左竖虚接,第四横实接(从竖里起笔),右竖比左竖粗,从点下起笔,靠诸横的右端。写完后左竖下端露出较长的一段。 “见”里边的第一、二横应分别在“隹”第一、二横的延长线上,横折往里走成凹坎后写竖,撇细而往“隹”下方向走,竖弯钩伸展。 竖弯钩写法:竖轻,稍左斜,放松手腕拐弯,弯细,拐后即按笔右行,横粗要保持前后较一致,不要前面太细而后太粗。横时笔锋在左,笔肚在右,挑钩时保持这种状态,不需调整笔锋,先有点圆弧往右上尔后直往上推挑(这往上推是我的感觉),出锋时不往右也不往左,形成外方内圆的钩。注意录象,田老师写完这钩后,笔锋是扁的。这与不需调整笔锋有关,因为写横时笔毫是压扁铺开的。i 笔好不好使,写写这竖弯钩就知道,因为要拐好几道弯。 2、史 笔画越少越难写。“口”为扁口,写完“口”单看它是斜的,折竖往里走成凹坎,不这样写不精神。其底线位置大概在中线上,容易往上写。 说撇捺吧。竖撇高扬,露出“口”的部分较多,撇捺伸展注意角度,撇高捺低,但不明显,捺容易写的过平。 撇是竖撇,上部是竖,起笔和运笔同竖,稍穿过“口”后左拐而撇,弯弧较大,注意此时是转腕用的是腕力,力要送足,不宜一甩而出,方使撇笔圆劲。 捺起笔是抖笔,先低头后扬勃再边加劲下按伏笔直下。至下端顿驻笔后先慢后快水平抽锋出刀。这一笔与普通捺有所区别,很有特色,与平捺相似充分表现一波三折。 捺脚是很头疼的事,我有时处理得很好,有时非常糟糕,糟糕时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捺不出去了”。 说说我的好感觉。我认为写好捺脚,即“捺不捺得出去”,与中部运笔是否正确很大关系,我在说“今”之捺时说过“这段运笔是直下并逐渐加大按笔力度而力直指刀的下角”,注意“而力直指刀的下角”,就是说的运笔之力要灌注到捺的最低处,这也就是顿笔之着力点,这下到位了,切出刀锋也就舒服了。切刀锋时先慢后快,最后出锋时要快,用的肘部力量抽将出去,是抽刀出鞘的感觉,但锋尖不宜太锐。切出刀锋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中锋法,即边提笔边收敛笔锋且笔锋在笔画中线运行切出刀角;一种侧锋法,即边提笔边转笔切出刀角。不管是哪种办法都是水平运笔出锋,而下刀面是斜向上的。 关于捺笔,有一个书家用了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捺就像小河拦河坝的一个小瀑布。水原先是水平流动的(捺头),在斜坝上端忽然一个小拐弯(捺脖),顺着斜坝直流而下(捺身),冲到坡底(力注捺下角)后溅起(刀角斜面)再水平流走(水平出锋)。从中我们可悟到捺的运笔和形态。. 这是《皇甫》中的“史”。 两相对照,笔法相似,但田老师按现代人的习惯对结构处理进行了改进,主要就是撇捺的态势特别是捺的态势有改变。欧“史”撇低捺高,是左脚(撇)支地站住、右脚(捺)抬起但起到平衡作用而使全字平稳;田“史”撇高捺低但相差不多,基本上是双脚落地,而以右脚为主左脚辅助站好达到稳当。所以欧“史”撇上部较正而捺较平,田“史”撇稍斜而捺较陡。 细心观察,田老师的一些字都能从欧公诸帖中找到影子,从而看出他的功底之深,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细心、悟性和现代人提倡的所谓“创新”精神。 3、知 左斜右正结构,撇稍高,横要短 。第二横往左伸、较长,右端与第一横右端在一条垂直线上。两横抗肩大。撇是左歪头,起笔大概在短横左端的下方,不宜过长。“口”敦实平稳,往下靠,左竖起笔大概齐长横的右端。我把握此字的感觉是两横大胆抗肩,第二横起笔大胆靠左,并距第一横较远。 4、今 撇、捺基本功具备,但组成人字头还需一番摸索。为写这字,我单笔练了不少,组合更费了不少工夫,才略感有点意思。田老师的人字头看着很有意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