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进出口商品检验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1进出口商品检验要点.ppt

2010-3-5 财经学院 王学梅 进出口商品检验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与要求】本章重点介绍一下国际货物检验的基本知识,即货物检验的意义、内容、机构、检验 证书、我国货物检验实务以及如何订立合同中的商品检验条款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进出口货物检验的基本知识,为订立合同和圆满履行合同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进出口货物检验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进出口货物检验 【教学学时】 2学时 引例:对检验条款理解不同纠纷案 在进出口业务中,买卖双方以CIF贸易术语达成交易。合同规定,卖方向买方出口商品5000件,单价为15美元,信用证方式结算。商品检验条款规定“以出口国商检局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卖方议付货款的依据,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有权对商品复检,其结果作为他向卖方索赔的依据”。卖方发货制单结汇后,收到买方因货物质量与合同不符向卖方提出索赔的电传通知及目的港商检机构证明。但卖方认为交易已经结束,责任应由买方自负。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的重要性 商品检验,又称货物检验(Commodity Inspection),简称商检,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对卖方交付给买方货物的品质、规格、数量和包装进行检验,以确定合同的标的是否符合合同规定。 【思考】在进出口贸易业务中,货物的接收等同于买方接受货物吗? 答:不等同。买方接受货物是指买方收到货物后,经检验认为货物符合合同规定,而同意接受。货物的接收仅仅指买方接到货物 增加知识点: 商品的检验权与复验权 1、买方拥有检验权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58条明确规定,买方在未有机会检验货物前,无义务支付价款,除非这种机会与双方当事人议定的交货或支付程序相抵触。 我国《合同法》第157规定,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 2、买方检验权的丧失 3、买方的复验权 法定检验与公正鉴定 1、法定检验 法定检验: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对重要的进出口商品实施的强制性检验。 法定检验的范围--教材P141 2、公正鉴定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口商品 品质、数量、重量、海损鉴定、集装箱鉴定、产地证明、价值证明等。 二、检验机构 (一)国际上的商品检验机构 (二)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 (一)国际上的商品检验机构 1、官方检验机构(政府投资) 美国: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s Administration,简称FDA)、美国动植物检疫署、美国粮谷检验署;日本:通商省检验所;法国国家实验室检测中心。 2、半官方检验机构(国家授权、代表政府) 美国最权威、全球最大的从事安全检验和鉴定的民间机构——美国保险人实验室(UL):进口与防盗信号、化学危险品以及电器、供暖、防水等有关产品的安全检验和鉴定,必须贴上“UL”标志后,才能进入美国市场。 3、非官方检验机构(私人的) 当今世界最大的检验鉴定公司——瑞士日内瓦通用公证公司(SGS)、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商品检验鉴定机构——日本海事鉴定协会(NKKK)、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船舶入级和海事鉴定权威公证机构——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法国国家实验室检测中心、英之杰检验集团 (IITS)、香港天祥公证化验行等。 (二)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 2、民间独立的检验机构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CIC) 三、检验内容 品质检验 数量和重(质)量检验 包装检验 卫生检验 残损鉴定等。 四、进出口货物出入境检验检疫程序 1、报检(Application for inspection) 出口报验的时间:一般在发运前7~10天。对于鲜货应在发运前3~7天。 2、抽样(Sampling) 3、检验(Inspection) 4、签证(Visa) 五、检验时间和地点 确定检验的时间和地点实际上就是确定买卖双方由谁行使对货物的检验权 1、在出口国检验 产地(工厂)检验、装运港(地)检验(“离岸品质、离岸重量” ) 从根本上否定了买方对货物的检验权,对买方极为不利 2、在进口国检验 目的港(地)检验(“到岸质量、到岸重量” )、买方营业处所(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 卖方必须承担到货品质、数量的责任 3、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 兼顾了买卖双方的利益,公平合理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基本上也都采用这一做法 4、装运港(地)检验重量、目的港(地)检验品质 “离岸重量、到岸品质” 多用于国际大宗商品交易 案例 某合同商品检验条款中规定以装船地商检报告为准。但在目的港交付货物时,买方委托的检验机构经检验却发现在货物原装时的品质与约定规格不符。买方经当地商检机构检验并凭其出具的检验证书向卖方索赔,卖方却以上述商检条款拒赔。卖方拒赔是否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