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牛顿.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牛顿.ppt

  “我之所以能比别人 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 巨人们的肩上。”   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的过程中,有哪些巨人的 肩膀托起了牛顿? 牛顿以自己杰出的贡献,获得了国葬的礼遇。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是安葬英国英雄们的地方。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当时正在英国访问,他目睹了牛顿的葬礼,十分感叹牛顿所获得的殊荣。他是这样描写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将会是屈指可数的。” ——《科学简史》 英国著名诗人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铭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巨匠,人类荣耀曾经因他而在世界上存在过。 * 三。晚年的困惑 那个谁是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 ——爱因斯坦 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科学之父——牛顿 自然界和自然规律 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 让牛顿出生吧! 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英国诗人波普曾经这样写道: 人们普遍认为,牛顿是大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他生前就成为科学界的主宰,几乎被当作偶像崇拜。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又第一个获得国葬的殊荣。身后的声望有增无减。他不仅以不朽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流传于世,而且由于后继大师们的发展,他的思想观念长期统率着科学战线上的士卒。他在物理、数学研究上的主要成果,至今仍是各国大、中学生必修的功课。 然而他却并不是天生的神童。今天我们来剖析牛顿的生涯,寻觅伟大科学家行程的足迹,揭示这位智慧巨匠崇高的人格魅力。 一、成长的足迹    牛顿出生前,父亲已去世。牛顿是遗腹子,又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出生时体重只有3磅,差点夭折。他两岁时母亲改嫁,靠外祖母抚养。牛顿小学时期,体弱多病,性格腼腆,生性孱[chán]弱,有些迟钝,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而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 少年牛顿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牛顿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在这里,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1665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1668年牛顿在剑桥获得硕士学位。   仅就光学方面的成就或许就可以使他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比起他在数学或力学方面的成就来,那就相形见绌了。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从有世以来,到牛顿所处的时代,他在数学领域所做的工作占了整个的绝大部分。” ——莱布尼兹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曼纽:“近代的科学是源自 牛顿对上帝的默想。” 牛顿之“牛” 二、科学成就 1、数学(大学毕业前): 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天文学: 发明反射望远镜,解释潮汐现象、地球的圆扁形状 3、物理学: 光学:白光由七色组成,成为光谱学基础;发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 力学: (1)三大运动定律 (2)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3)《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对于科学家而言,牛顿家乡的那棵苹果树,也许是世间最神圣的树了。 牛顿老家伍尔索普庄园 谁能说出牛顿力学三定律?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速度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两个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