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5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VIP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5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5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

【优化方案】2014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5讲知能闯关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 1.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不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解析:选C。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格雷斯顿并非真正理解鸦片战争是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殖民地必然对中国发动的殖民战争。此题应该选择C。 2.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署170周年,百年荣辱起于此,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不同史观解读《南京条约》,下列研究性成果不正确的是(  ) A.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的冲突——文明史观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全球史观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革命史观 D.晚清人们生活习俗出现西化——社会史观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史观的理解与运用。A、B、D三项对《南京条约》的解读正确,C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不属于革命史观,应属于唯物史观。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3.(2013·福建三校联考)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应该是(  ) A.以武力为主要侵略手段 B.首先进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威胁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带 D.强迫中国开放市场 解析:选D。两次鸦片战争虽以战争的形式呈现,也威胁到了清朝的政治中心,但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列强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某重大战役中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据所学知识推断这一战役应是(  ) 项目 参战舰艇(艘) 火炮(门) 兵力(人) 舰艇损失 伤亡人数 中方 10 191 2 052 5艘沉没 1 200 日方 12 272 3 566 5艘重伤 300 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辽东半岛战役 D.台湾保卫战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从表格所示信息可知,双方互有损失,且规模较大,符合题意的只有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主要在陆上进行。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致使中方损失远超日方,材料信息与之不符。台湾保卫战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 5.(2013·吉安三校联考)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解析:选C。抓住材料中的信息“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这是指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材料后面是指日本商品在华享有种种优惠条件,这样造成最大的危害无疑是把刚刚得到发展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资企业放到不平等的位置,挤压和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 6.李小明课堂笔记里关于某条约认识的整理表明,该条约所反映的突出时代特征是(  ) A.国内阶级矛盾服从中外民族矛盾 B.中外民族矛盾服从国内阶级矛盾 C.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D.中外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解析:选D。本题易错选C,错因主要是联想到此后的辛亥革命,误认为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其实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笔记是对《辛丑条约》影响的整理,《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此后,打击清政府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也要反对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即中外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7.(2013·西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材料2: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3: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