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滥用(Drug Abuse) 一般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这种使用往往是自行给药,因而对用药者的健康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损害。 药物滥用一词是6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采用的专用词汇,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激素”等滥用药物中的“滥用”概念截然不同。药物滥用的概念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它异常行为。 (1)不论是药品类型,还是用药方式和地点都是不合理的; (2)没有医生指导而自我用药,这种自我用药超出了医疗范围和剂量标准; (3)使用者对该药不能自拔并有强迫性用药行为; (4)由于使用药物,而往往导致精神和身体危害、社会危害。 药物滥用的范围 (1)麻醉药品。如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等。 (2)精神药品。包括中枢抑制剂,如镇静催眠药;还有中枢兴奋剂,如咖啡因;此外还有致幻剂,如麦司卡林、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ds,简称LSD)等。 (3)挥发性有机溶剂。如汽油、打火机燃料和涂料溶剂等,有抑制和致幻作用,具有耐受性甚至精神依赖性。 (4)烟草。其主要成分尼古丁长期使用也可致瘾。 (5)酒精。长期酗酒也会产生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性。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07]633号 2007年10月11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厅(局)、卫生厅(局):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现公布《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七年十月十一日 * 2.心源性哮喘辅助治疗 心源性哮喘 —— 急性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应用强心苷、氨茶碱、吸氧外,加静注吗啡。 可迅速缓解患者气促和窒息感,促进肺水肿的吸收。 作用机制: 吗啡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 镇静作用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减弱过度的反射性呼吸兴奋,使急促浅表的呼吸得以缓解 呼吸由浅快变深慢。 * 3.止泻 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如伴有细菌感染,应同时服用抗生素; 使推进性胃肠蠕动减慢。 * 不良反应 1.治疗量: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尿少、排尿困难(老年多见)、胆道压力升高甚至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低血容量者易发生)等。偶见烦躁不安等情绪改变。 * 2.耐受性及依赖性 长期反复应用,机体易产生耐受性(tolerance)和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耐受性:指长期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药效; 药物依赖性:指当本类药物被人们反复使用后,使用者将对它们产生瘾癖的特性。 * 2.耐受性及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指机体对药物产生的适应性改变,一旦停药则产生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如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称为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 或 abstinence syndrome)。 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指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迫使患者继续需求药物的一种病态心理。 * 成瘾者有一种内在的强迫感(渴求,craving),它驱使用药者不顾一切不断地寻觅和使用该药(“强迫性用药”,compulsive drug use),以达到享受用药带来的欣快感和避免停药所致戒断症状的目的。 由此导致药物滥用(drug abuse),带来极大的社会危害。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药物滥用(Drug Abuse) 药物滥用(Drug Abuse) *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二) * 可能原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