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虚假广告 什么是虚假广告? 是指以欺骗方式进行不真实的广告宣传。 发布虚假广告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对产品、服务的部分承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 1.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案例: 征婚广告 王小姐,26岁,曾经营陶瓷生意,感情空虚,觅一男,入赘,电话83 88××××。 快速致富广告 江苏省一老人称在当地看了广州市某公司的广告,寄70元购“致富信息”,结果收到一本只有10多页纸的内容乌七八糟的小册子。 情色声讯台广告 深圳一声讯台竟赫然打出“租个妞出去玩”的广告,并将该广告塞进居民住宅内。记者接读者投诉后,拨打了该声讯台电话,声讯台“老板娘”公然向记者摊牌:“有一夜5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等各种档次的女主持人出租”。 医疗广告 2000年7月,陈小姐从深圳某媒体看到了一则某某医院刊登的医疗广告,宣称利用先进的激光技术,能在半个月内将脸上的粉刺、雀斑等瑕疵一扫而光,不留任何痕迹,也没有任何后遗症。陈小姐便花了3000多元进行了一次激光医疗美容手术。 KFC 去年秋天,肯德基在最新推出的电视广告中打出了“健康牌”,称肯德基炸鸡“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是每日菜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广告夸大了肯德基炸鸡的功能,在播出后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专门对此展开调查。在各方的压力下,肯德基公司很快停播了这则广告。 2.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谎称自己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1:1:1 广告信息与产品标识不符 2002年7月29日,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帮助人体摄入营养均衡脂肪酸的健康食用油——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上市。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的主要卖点即“1∶1∶1”的脂肪酸完美比例。 据嘉里粮油公司的说法,1∶1∶1的比例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 当人体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1∶1∶1的比例时,能确保营养均衡。 在食用油市场上,节日“油战”几乎年年开打。 中华工商时报披露,正当诸厂家争夺2002年中秋、国庆节日“油市”的节骨眼上,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金龙鱼”却遭遇消费者向媒体投诉其广告失实、严重误导消费者的烦恼。 产品标签上醒目地印着“1∶1∶1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的宣传口号,然而下方的产品营养资料表中却分明注有: “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12∶44∶44” (即0.27∶1∶1) 8月17日,由消费者吴某个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湖北大厦5层会议室举行,有十多家媒体记者到场。吴某在“新闻发布会”上,向金龙鱼厂商提出两点要求: 一、立刻停止对消费者造成侵害的所有虚假宣传,包括电视、平面媒体广告和商场内的广告,对第二代调和油产品标识中的虚假内容进行修改; 二、在媒体上公开向广大消费者赔礼道歉。 据公司介绍,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含脂肪酸的实际比例是12∶44∶44,之所以不是1∶1∶1,是因为人体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日常饮食,主要是肉类。 如果把食用油中脂肪酸的含量调成1∶1∶1,会造成人体实际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进而使得人体胆固醇升高,而12∶44∶44的配方比例则可以帮助人体达到最佳摄入比例。 消费者说是误导,商家怀疑竞争对手借消费者“使坏”,莫衷一是,真伪难辨。 看来“金龙鱼1∶1∶1事件”还要纠缠下去。不过,争来争去,真正的消费者可能只会更加糊涂:“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这一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就一种产品而言,消费者与其生产厂家常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而且,消费者总是信息占有量较少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使其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随后金龙鱼的广告也作了改动,虽然“1:1:1”还是没少,却多了许多柔声细语的对油营养成分的讲解。 但这仍然不能完全平息整个事件,临近岁末,某新闻网站又将“1:1:1”广告与脑白金、“等着你来包”、“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衍生品定价与估值方法.pptx VIP
- 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与技术赋能的实施方案.docx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KTV安全工作实施方案.docx VIP
- 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 任务驱动模式 作者 徐铁 任务1-5.ppt VIP
- 新员工质量保证考试(中软国际)_3.pdf VIP
-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社教类节目的展历程.ppt VIP
- 新员工质量保证考试(中软国际).doc VIP
- KROHNE科隆-质量流量计-MFC 400的信号转换器VE53-VE54系列 产品选型综合样本技术数据表.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