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解读.pptVIP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他富强了一个国家, 奠定了一个统一的蓝图 邓小平,开创中国人民富强的道路。 20世纪世界上三次成功的经济改革 * * 改 革 “改革”,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改革的类型 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调整。 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等。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时间: 人物: 内容: 影响: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 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 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 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 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他改变了一个北方民族, 促进了华夏民族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间: 人物: 内容: 影响: 北朝 孝文帝 政治: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社会生活:说汉话、着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 思想: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李鸿章--洋务运动 倾一生的心血举办洋务,在理想与现实的两难中,无法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洋务运动 时间: 口号: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成果: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 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京师同文馆。 评价: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思考: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 路的原因。 谭嗣同---戊戌变法 谭嗣同站在时代前列 一腔热血为改革 难圆图强保种梦 留下千古遗憾 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 性质: 序幕: 人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之第一人) 地位: 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邓小平----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开始的时间: 1978年底 重要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大决策: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农村实行的重要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的改革 总设计师: 邓小平 对外开放: 设立经济特区 博览中国典籍 重用留唐博士参与朝政 改革陈腐的政治 孝德天皇 大化改新 时间: 公元7世纪 国家: 日本 学习的对象: 中国(中国处于隋唐时期) 作用: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 志。 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天皇挥动鞭子,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 明治天皇 原因 时间 改革者 内 容 影 响 明治维新 封建幕府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危机 1868年 明治天皇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土地改革,殖产兴业 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教育改革; 摆脱民族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 强大后的日本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求知识于世界 文明开化 亚利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 克里木战争中蒙羞,俄国要生存,就必须要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并且要制定一个合法解放农奴的绝妙的政策。 俄国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改革) 时间: 1861年 实行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废除农奴制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作用: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点,但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 比较明治维新和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点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