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doc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周健,刘黎,黄丽雯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感染科 430064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PMCT)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HCC患者分为两组,PMCT组(n=30例)仅采用PMCT治疗,联合组(n=32例)则采用PMCT联合自体CIK细胞,观察两组临床疗效,KPS评分,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AFP变化,在0.5年、1年、2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7.5%)和KPS有效率(90.6%)明显高于PMCT组(70.0%)和(73.3%)(P0.05);两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及AFP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升高或下降较PMCT组更为显著(P0.05)P0.05);两组治疗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确诊时常常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影响预后,病死率高[1,2]。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特别是伴有转移的患者,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以及实行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策略[3,4]。研究表明,微波消融(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 PMCT)治疗小肝癌可获得与手术切除相近的生存疗效[5-7]。PMCT治疗肝癌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具有成本低的优势[8]。PMCT治疗后,机体肿瘤负荷减轻,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大大解除,同时死亡和凋亡的肿瘤细胞使肿瘤抗原得以释放和暴露,因而也是激发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最佳时机。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 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为预防肿瘤复发、消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因此本研究拟观察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HCC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CT或MRI等)均已确诊。排除标准包括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吸毒,精神异常,未控制的感染,全身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近6个月内进行过化疗或放疗的患者。PMCT组(n=30例)和联合组(n=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分级、病灶数目、肿瘤最大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1)。本研究已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微波消融仪器及步骤 微波设备为中国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研制的KY-2000(2450MHz)及KY-2100(915 MHz)微波消融仪,配用微波天线为15G,硬质裂隙水冷天线,最大输出功率为100 W;随机配备组织测温系统,连接3根21G组织测温针(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微波治疗方案:设计为1次消融治疗实现肿瘤完全灭活。治疗步骤: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选定体位,超声引导择点定位,应用2%利多卡因进针点局部麻醉,给予动态心电、呼吸、血压监护。15G微波天线直入预定部位,根据肿块大小及患者情况选择不同功率、作用时间和进针次数,同时观察肿块回声变化。对5cm的病灶给予单针50W功率10min治疗,对5cm的肿瘤采取双针多部位分段凝固,按先深部后表浅,先周边后中央的顺序进行操作,选用功率50~60W,作用时间15~20min。PMCT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均进行1~2次消融治疗,使用微波针数为1~4针,两组消融治疗次数和治疗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自体CIK的制备及治疗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血,经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培养当天加入重组人IFN-γ、IL-2,培养第14d时,抽取培养液进行细菌真菌检测,回输当天进行内毒素检测和细胞表性分析。 患者共接受4~6次自体诱导的CIK 细胞治疗,每周一次,每次回输后如无不良反应则继续完成以后的治疗。每次回输的CIK细胞不少于1×1010,回输时由专人负责,如出现不可耐受的副反应则终止治疗。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治疗后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完全缓解(所有靶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靶病灶最长直径与基线状态比较,至少减少30%)无变化(SD靶病灶缩小不到50%或增大不超过25%)疾病进展(PD靶病灶最长径之和与治疗开始之后所记录到的最小靶病灶之和比较,增加20%或者出现1个或多个病灶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