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记》本事蓝本辨疑发展方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簪记》本事蓝本辨疑发展方式.doc

《玉簪记》本事与蓝本辨疑的发展方式 学界一般认为,明代高濂《玉簪记》,其本事记载源于《古今女史》或《情史》,其创作蓝本则为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而对于张于湖陈妙常情挑情拒之事之词的真伪,研究论著或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笔者在对《玉簪记》本事与蓝本详细考察后发现,学界对《玉簪记》本事与蓝本的认识存在若干舛误,本文试对此进行辨疑,不确之处祈求方家教正。 一、《古今女史》与《情史》并非《玉簪记》本事记载的渊薮 学界一般认为,《古今女史》或《情史》是陈妙常拒张适潘本事的原始出处。如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女贞观》”条:“杂剧全本《古今女史》。”①《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玉簪记》”条:“故事最早见于《古今女史》。”②《中国曲学大辞典》“《玉簪记》”条:“此剧本事,最早见于《古今女史》。”③《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张于湖传》”条:“小说写潘必正与陈妙常事。本事亦见《古今女史》。”④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卷一“《玉簪记》”条:“本事见冯梦龙《情史》卷12《潘法成》及清张宗橚《词林纪事》卷19引陈妙常《太平时》词注引《古今女史》。”⑤徐朔方先生更是对这一故事的源流进行梳理:“南宋名臣、词人张孝祥和潘必正、陈妙常的故事在《古今女史》中早有记载,后来演变成话本《张于湖误宿女真观》和同名的无名氏杂剧。”⑥笔者考察后发现并非如此,无论是《古今女史》还是《情史》,其成书均迟于张于湖陈妙常题材话本和杂剧,两书均非陈妙常拒张适潘本事的原始出处。 《古今女史》一般认为是明赵世杰编纂,实际上赵世杰只是主要编纂人、评阅人,其父赵如源、还有其他多人也都参与了辑选与参订。赵如源字浚之,赵世杰字问奇,武林人。《古今女史》现存明崇祯元年问奇阁刊本,国图有藏,是一部妇女诗文词总集,共二十卷,包括前集十二卷、诗集八集,该刊本正文前有两个叙,后一个《古今女史叙》,题署“钱塘赵如源浚之甫撰”,内有“余不慧,每于灯窗萝薜之余,课子世杰,抽绎百家,渔猎稗官传载,辑选古今名媛……”⑦之语,可知赵如源与赵世杰是父子关系,《古今女史》是他们共同编纂辑选的,另外从各卷题署可知,辑选、参订者还有多人,赵世杰只能算是主要编纂、辑选者。前一个《女史叙》,题署“崇祯戊辰孟冬仁和钱受益谦之甫撰”,该叙中有“余友赵浚之暨长君问奇,精心坟典,博览古今,编成是帙”⑧之语,也可验证赵浚之(赵如源)及长君问奇(赵世杰)共同编撰《古今女史》这一事实。赵氏父子与钱受益为友人,钱叙作于崇祯戊辰,即崇祯元年(1628)。《刻女史凡例》署名“武林赵世杰识”,中有“是集也,选于岁首,竣于孟冬”、“俟季冬刻竣行世”几句话,这说明《古今女史》从辑选到刊刻都在同一年。钱受益称赵浚之父子为“余友”,钱《叙》中还言“辑选既成,嘱余为叙”,既然叙作于崇祯元年(1628),《古今女史》的辑选、编纂也就是在这同一年。 《情史》,全称《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詹詹外史评辑,一般认为詹詹外史为冯梦龙之托名。冯梦龙出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情史》辑成于冯氏生平后期。徐朔方先生虽认为“《情史类略》之编集系长年累积而成”,但他判定该书编成于明天启元年(1621)之后⑨。于此可见,《情史》编成略早于《古今女史》,两书成书均在天启元年(1621)之后。 而描写张于湖、陈妙常故事的话本、杂剧、乃至传奇,其创作完成及面世时间,均比《情史》与《古今女史》要早。此题材话本,明晁瑮《宝文堂书目》卷中《子杂》著录《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记》,明吴敬所《国色天香》卷十上层有《张于湖传》,明余象斗《万锦情林》卷一上层有《张于湖记》;明何大抡本《燕居笔记》卷九下层有《张于湖宿女贞观》;明冯梦龙本《燕居笔记》卷七有《张于湖宿女贞观记》,均为名异实同的话本小说。《宝文堂书目》成书于明嘉靖年间,《国色天香》初刊本编成于明万历丁亥(十五年,1587),今存有万历丁酉(二十五年,1597)金陵书林周氏万卷楼重刻本,卷首有万历丁亥(十五年,1587)谢友可序。可见话本《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记》简称《张于湖传》至迟在明嘉靖年间已经刊行问世,胡士莹先生根据其被著录、收录情况及语言风格,判断其“当为明弘治嘉靖间的作品”⑩。 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简称《女贞观》),清钱曾《也是园藏书目》着录,《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孤本元明杂剧》收有此剧。脉望馆为明赵琦美之书斋名,赵琦美,原名开美,字仲朗,号玄度,后改字元度,自号清常道人。赵琦美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卒于天启四年(1624),其钞校杂剧是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至四十六年(1618)这段时间。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剧本末署:“乙卯四月初七日校抄于小谷本,清常道人记。”乙卯年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此剧的创作完成自然应早于这一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