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语言学史》第一章、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語言學史 南師大文學院 趙紅 2010年2月 第一章 緒 論 1.1 相關常識和概念 1.1.1 漢語的起源。 黃帝族入主中原後,兼并了許多其他氏族部落。在此過程中,黃帝族語言融合了其他氏族語言,到夏禹時代發展成為部落聯盟共同語,並且成為周代稱為雅言、漢代以後稱為漢語的初步基礎和源頭。 第一章 緒 論 1.1.2 語文學(philology)和語言學(linguistics) “前者是文字和書面語言的研究,特別着重在文獻資料的考證和故訓的尋求,這種研究比較零碎,缺乏系統性;後者的研究物件是語言本身,研究的結果可以得出科學的、系統的、細緻的、全面的語言理論。“中國在‘五四’以前所作的語言研究,大致是屬於語文學範圍的。” 第一章 緒 論 1.1.3 中國語言學和中國語言學史。 中國語言通常指漢語,中國語言學是指研究漢語及其發展演變的學問,包括對漢字、漢語音韻、漢語語法、甚至漢語修辭等方面的研究。 中國語言學史研究中國古代、現代的語言學著作的體例、主要內容、價值和缺點,研究某一學術派別產生的原因,某一語言學家的學術淵源和對後代的影響等。 第一章 緒 論 1.2 中國語言學史的研究意義和研究現狀 1.2.1 語言是信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載體,因而,研究語言是信息社會最基礎最核心的問題。語言學的發達程度實際上決定了信息科學的發達程度。中國語言學的落後已經成了制約信息科學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瓶頸。這就是研究語言學及研究語言學史的意義所在。 《漢語大詞典》“酷”:“1.酒性猛烈。《呂氏春秋·本味》:“甘而不噥,酸而不酷。”2.泛指氣、味濃烈。唐溫庭筠《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抒懷奉寄殿院徐侍禦》詩:“蕊多勞蝶翅,香酷墜蠭鬚。”3.殘暴;苛刻。4.悲慘;痛苦。《文選·歐陽建〈臨終詩〉》:“上負慈母恩,痛酷摧心肝。”唐杜甫《病後過王倚飲贈歌》:“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沉年苦無健。”5.災難;困苦。《魏書·崔浩傳論》:“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6.方言。發酵。清李鬥《揚州畫舫錄·橋西錄》:“立冬後煮瓜米和麯,謂之起酷,酒成謂之醅酒。瓜米者,糯稻碾五次之稱。”7.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極;甚。清納蘭性德《臨江仙》詞:“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第一章 緒 論 1.2 中國語言學史的研究意義和研究現狀 1.2.2 研究現狀 20世紀30年代出版胡樸安著《中國文字學史》和《中國訓詁學史》,張世祿的《中國音韻學史》。 195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國內第一部語言學通史性著作——岑麒祥《語言學史概要》。 王力著第二部語言學通史《中國語言學史》。該書先在《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到1964年第2期上連載,1980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1985年第三部語言學通史何九盈著《中國古代語言學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增訂版,200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新增訂版。 1987年濮之珍的《中國語言學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緒 論 1.2 中國語言學史的研究意義和研究現狀 1.2.2 研究現狀 1987年出版的龔千炎的《中國語法學史》和胡奇光的《中國小學史》; 1990年出版黃德寬的《漢語文字學史》,一再重印,后又出版了韓文版,2006年增補修訂后再版; 1990年出版的邵靜敏寫的《漢語語法學史稿》; 1991年出版的由孫鈞錫寫的《中國漢字學史》。 第一章 緒 論 1.3 中國語言學史的分期 第一期是先秦時代。第二期包括兩漢。第三期包括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代。第四期從宋到明。第五期從清代到“五四”運動以前。 1.4 本課程學習參考書目 1.《中國古代語言學史》新增訂本,何九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中國現代語言學史》新增訂本,何九盈著,商務印書館; 3.《中國語言學史》,王力著,陜西人民出版社; 4.《中國語言學史》,濮之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國古代語言學簡史》,李恕豪著,巴蜀書社; 6.《中國古代語言學史》,鄧文彬編著,巴蜀書社。 第二章 先秦語言學研究 2.1 先秦語言研究萌芽 教育普及,文化提高,反映在學術思想上,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化高潮。在這樣的學術思想活躍、社會發展繁榮的情況下,作為交際、交流思想工具的語言、文字,必然成為學習研究的對象,於是我國古代語言學研究在先秦時期開始萌芽。其表現就是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乃至中央政府都對語言文字問題有了自覺的關注和行動。例如當時進行了方言調查。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詞義辨析,也有了語音方面的關注。 《呂氏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