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脑瘫的康复.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分型的作业治疗 痉挛型 重点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预防畸形 手足徐动型 重点学会用手抓握,稳定不自主的运动、纠正异常体位 共济失调型 重点改善跪位、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稳定站立和行走,控制双手的抖动 作业治疗的方法 (神经发育治疗) 增强上肢粗大运动能力: 给患儿提供手部的、不同感觉体验的机会 提高躯干控制能力: 放松痉挛的肌肉、增加无力肌的张力 获得较好的脊柱、骨盆和肩部的排列顺序 帮助患儿在承重状态下更有效地使用四肢 姿势异常的纠正(卧、坐、站) 保持躯干、肩、骨盆在合适、放松的位置 引导患儿完成上肢获取、抓握动作,为完成日常进食打下基础 不同体位下头部的控制 翻身活动训练 抓握和伸手取物的训练 作业活动中的姿势矫正 复习题 良好的残肢条件 截肢水平的选择原则 截肢术后并发症 截肢的临床康复过程 穿戴假肢后的注意事项 原始性反射 反射名称 出现时间 存在时间 Moro反射(拥抱反射) 出生时 6个月 Galant反射(躯干侧弯反射) 出生时 2个月 交叉性伸肌反射 出生时 1~2个月 屈肌回撤反射 出生时 1~2个月 反射行走 出生时 6个月 手指抓握反射 出生时 6个月 足趾跖屈反射 出生时 9个月 姿势性反射 反射名称 出现时间 存在时间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出生时 6个月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生后 2个月 4个月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TNR) 生后 4个月 10个月 阳性支持反射 出生时 2个月 翻正与保护性反射 反射名称 出现时间 存在时间 颈翻正反射 出生后1~2个月 4~6个月 迷路翻正反射 生后2个月 终生 视觉翻正反射 7~12个月 终生 躯干对躯干的翻正反射 7~12个月 终生 躯干对头部的翻正反射 7~12个月 5年 保护性伸展反射 向前方 6~9个月 终生 向两侧 8个月 终生 向后方 10个月 终生 Landau反射(头、躯干、髋伸展反射) 3~6个月 1~2年 平衡反射 俯卧位 6个月 终生 仰卧和坐位 7~8个月 终生 膝手位 9~12个月 终生 站立位 12~21个月 终生 日常生活动作评定 主要测试患儿生活自理的程度和完成质量的情况。 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卫生动作、进食动作、更衣动作、排便动作、器具使用、认识交流动作、床上运动、移动动作、步行动作共50项,满分100分。 康复治疗目的 减轻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后果; 通过专业化的训练、游戏、文娱活动、集体活动等,促进患儿感觉运动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言语、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CP治疗原理 神经发育理论 胎儿出生时脑和脊髓外观虽已基本成形,但脑的发育还很不完善; 这个时期其皮质下低位中枢比较成熟,延髓以上的呼吸、循环、吞咽等中枢已基本发育成熟; 大脑皮层高位中枢的发育还不完善,缺乏对低位中枢的控制;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成熟; Bobath技术就是按正常人体运动神经发育的规律逐渐诱导正常的反射和肢体活动出现。 运动再学习理论 正常人的各种功能活动是在脑细胞不断发育过程中的不断学习所获取的,各种功能活动的模式储存在脑细胞内,这种痕迹的储存只有通过反复的运动学习才不被遗忘; 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样需要反复的学习过程。 脑功能重塑理论 脑瘫康复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建立在脑神经功能重塑理论基础上。 Vojta法的基本原理 Vojta诱导疗法,是德国学者Vojta博士总结创造的,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 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则地出现,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达到治疗目的。 康复治疗原则 三早原则: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6月以前); 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与游戏玩耍相结合; 康复治疗需取得家庭的积极配合; 康复治疗需和药物、手术相结合; 康复治疗需和中医治疗相结合。 康复治疗方法(综合性) 运动疗法 作业治疗 言语功能训练 支具和辅助具治疗 药物阻滞 引导式教育 环境和用具的改造 教育和职业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 运动疗法 Bobath技术 Vojta疗法 理疗 生物反馈治疗 水中运动 功能性电刺激 牵伸治疗 感觉性促进手法 运动疗法目的 恢复控制患儿肌肉功能 抑制原始反射和过强的肌肉收缩导致的异常姿势和痉挛模式 矫正错误的运动模式,诱导出人体正常的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应 按人类动作发育的规律设置训练程序 Bobath治疗 基本的治疗原则 1、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抑制,特别是对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的抑制; 2、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促通,特别是对精细动作有高度综合能力的直立反射和平衡反射的促通。 人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