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间美国海军历次“舰队问题演习”以及航母航空兵的发展解读.docVIP

1929~1933年间美国海军历次“舰队问题演习”以及航母航空兵的发展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29~1933年间美国海军历次“舰队问题演习”以及航母航空兵的发展 作者:Ryan David Wadle 目录 1、序言 2、海军航空兵,1910~1928 3、以往的演习,1889~1928 4、“来路漫漫,前途遥遥”:第九次舰队问题演习 5、舰队作战中的航空母舰:第十、十一次舰队问题演习 6、“最有趣的研究”:第十二次舰队问题演习 7、战时的无价之宝:第4次联合大演习和第十三次舰队问题演习 8、失败与奖赏:第十四次舰队问题演习 9、结论 第一章 序言自从1911年尤金?伊利首次从军舰甲板上驾机起降的那天起,美国海军对于航空的兴趣便与日俱增,一战的爆发更加速了其发展的步伐。美国海军航空兵虽然不断壮大,并初步取得了政治层面上的支持,然而其进度仍然落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已经在“混血航母”上做过测试的英国人于1918年服役了该国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而美国海军直到1919年才获得了建造一艘航母的拨款。2 0年代初期,美国海军决定利用每年冬季舰队集中的机会来举行演习,以便让舰队的大部分兵力都能参加。这一系列年度演习一直举办到二战前夕。在初期的舰队问题演习中,飞机出场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海军航空兵此时还处在襁褓之中,而且美国也只有一艘航母——试验性的兰利号。第二、三艘航母——列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于1927年服役,使得美国海军可以对航空兵在舰队战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探讨。这两艘新型航母因华盛顿条约而诞生,并从1929年起参加年度演习。本文将会分析航空母舰在1929~1933年间的第九至第十四次舰队问题演习中的表现。虽然已经有许多著作提到了舰队问题演习中的航母活动,特别是演习对于海军观念发展的影响,但此前还没有人专门研究过航母的演习表现对于未来航母设计的影响、航空兵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或是舰队问题演习的政治影响等等问题。从第九次舰队问题演习到第十四次,航母部署方式和演习背景设定的变迁过程反映了海军航空兵对于独立性、进攻性的航母空中力量的向往,这一点也表现在了约克城级航母的设计中。然而即便是这样大张旗鼓的公开演习也没能加快航母的建造步伐。(译者注:序言的后面一大半篇幅都是对现有相关论文、书籍的简介和评价,这里不再译出。貌似“舰队问题演习”这个题目还不曾有人专门写过,现有文献均着墨不多。于是本文作者多少有些以我为尊,不是说甲不够全面,就是嫌乙不够深刻。现在想起来,诸如此类的事情我在上大学时也没少干……) 自上而下为:列克斯夫人、萨拉小姐、兰利,1929年11月11日摄于华盛顿州布雷默顿 伊利从伯明翰号上起飞第二章 海军航空兵,1910~1928莱特兄弟和其他航空先驱们固然创业较早,美国海军却迟迟没有跟进,直到1908年才对航空事业投之以官方的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的发动机不够可靠,飞机的滞空时间也不长。又过了两年,海军才开始实际接触飞行。1910年末,海军终于开始逐步运用航空兵,这一年的11月14日,尤金?伊利(Eugene Ely,一位为格伦?柯蒂斯Glenn Curtiss打工的试飞员)从伯明翰号巡洋舰艏部临时搭设的木头平台上成功起飞。柯蒂斯本来担心这次试验一旦失败将有可能危及他向军方出售飞机的计划,这次飞行显然不能算是失败,但也没成功到能够赢得军方大力支持的程度。两个月后的1911年1月18日,伊利从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的甲板上起飞,降落,随后再次起飞。到了3月4日,海军已经对航空兵的潜在价值产生了足够的兴趣,一共拨款25000美元购买飞机。关于航空重要性的另一个标志是,华盛顿?埃尔文?钱伯斯(Washington Irving Chambers)上校在航海局里获得了一个职位,他在1910年的大半时间都非正式地从事航空工作。在伊利先生成功试飞之后,海航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培训第一批海军飞行员,包括从1911年起为期两年的训练,地点分别在圣迭戈、安纳波利斯、以及纽约州的Hammondsport——格伦?柯蒂斯开办的航空学校和测试中心所在地。在这批老鸟中有一位名叫约翰?H?陶尔斯(John H. Towers),他日后将成为海军上将,并在戎马生涯中屡任要职。同期,布莱德利?费斯克(Bradley Fiske)少将,一位著名的海军改革家和杰出的枪炮技术发明家于1911年提交了一个用鱼雷机群来保卫菲律宾的计划。毫无悬念的是,他的上司很快就将其束之高阁。费斯克虽然受挫,但仍在此后多年中致力于制造适用的鱼雷机。随后的进展发生在1914年。年初,旧战列舰密西西比号被选为海军第一艘用于航空作战的测试舰。舰长亨利?穆思定(Henry Mustin)少校把军舰开到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那里有一个专为航空训练设立的全新海军站。4月,一支由威廉?S?西姆斯(William S. Sims)少将率领的舰艇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