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管理缺陷: 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缺陷 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 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 4、用人单位缺陷, 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的风险管理缺陷, 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 运输、装卸、 消防、疏散、 人流、物流、 平面交叉运输 竖向交叉运输。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从根本消除的措施、预防性措施、减少措施、隔离措施、连锁措施、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等方面。 对安全现状评价时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识别 ; 根据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第五节 危害辩识方法 噪声 噪声的分类 机械噪声 空气动力性噪声(又称气流噪声) 电磁噪声 振动 全身振动 局部振动 辐射(电离、非电离辐射) 辐射的致害作用 射频辐射 可见光 紫外线 非电离辐射 红外线 激光 电离辐射(包括天然和人工辐射) 辐射的卫生标准 GBZ 2002-1 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Z 1-2002 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Z 112-2002 职业病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 · · · · · 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非电离辐射 影响神经系统:主要引起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紊乱,表现为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 影响血液改变:大强度长期接触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微波还可使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 影响和损伤眼睛:大强度微波辐照可致微波白内障,还可加速晶体老化;灼伤视网膜 影响性功能:男性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女性为月经紊乱 损伤皮肤,等等。 高频电磁场与微波对机体的作用主要为功能性改变,具有可复性,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恢复。 电离辐射 破坏造血系统 影响机体免疫系统 影响生殖系统,导致暂时或永久不育 导致放射性白内障 导致胎儿死亡、畸形、发育障碍 引起恶性肿瘤 * * ● 危险与有害因素的辨识 ☆ 伤亡事故 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危害、风险 危险因素是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风险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危害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1.1 风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风险、危害因素。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第*页 第二节 风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失控 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 温度、风雨雪、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第*页 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6类)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类) 3、使用不安全设备;(3类) 4、手代替工具操作; (3类)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1类)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1类)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8类) 12、不安全装束; (3类)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类)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9类) 其中:无防护;(11类) 防护不当;(8类)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8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dvx节能证书及第三方检测报告2015mdv x系列iplv最高830组别cqc mdv615wdsn1reptbg.pdf VIP
- 2025年商贸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pdf VIP
- (高清版)GB 50005-2017 木结构设计标准.docx VIP
- 十五五规划纲要解读:网络安全技术升级.pptx
- (正式版)D-L∕T 541-2014 钢熔化焊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docx VIP
- JC∕T 2181-2013 -多维数控纤维缠绕机.pdf VIP
- 激光原理与技术课件.pptx VIP
- 《4冷却系-4冷却系》-公开课件(精选).ppt VIP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3.doc VIP
- 土地平整合同协议.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