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真核微生物.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仆虫 匍匐——在污泥絮体上爬行或游动。 常见为楯纤虫、尖毛虫、棘尾虫、游仆虫。 Ⅱ.匍匐型纤毛虫 Ⅲ.固着型纤毛虫 喇叭虫、钟虫(更常见) 形态:个体或群生相连,固着在活性污泥上 1.个体型 喇叭虫 钟虫,像一个倒置的钟。 特征: A.前端有环状纤毛带 钟虫纤毛摆动时使水形成旋涡,把水中的细菌、有机颗粒引进胞口。食物在虫体内形成食物泡。当泡内食物逐渐被消化和吸收后,泡亦消失,剩下的残渣和水分渗入较大的伸缩泡。伸缩泡逐渐胀大,到一定程度即收缩,把泡内废物排出体外。伸缩泡只有一个,而食物泡的个数则随钟虫活力的旺盛程度而增减。 B. 后端有尾柄 靠尾柄附着在其它物质(如活性污泥、生物滤池的生物膜)上 当环境不良时,柄消失,固着型钟虫成为游动性的 提问:干什么呢? 迁移或形成孢囊 常见的单个个体的钟虫类有领钟虫、小口钟虫、沟钟虫。 3 沟钟虫 2 小口钟虫 3 2 1 其中以小口钟虫在各类废水处理中出现频率最大,数量也是最多,小口钟虫的体长为32~70um,宽22~48um,口围12~25um 1领钟虫 2.群体型(“九头鸟”) 固着型纤毛虫中的群体型生物有缩虫、盖虫、累枝虫三种。 缩虫 柄可收缩 盖虫 (无唇边) 累枝虫 柄不收缩 作用:可以降低水中游离细菌的数量,降低水的浑浊度,对废水生物处理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规律:固着虫大量出现预示出水水质好,污泥驯化佳。 形态:幼虫有纤毛,成虫纤毛消失,长出长短不一的吸管,末端有一根柄固着生活,以其他原生动物为食。 Ⅳ.吸管虫 提问:吸管虫如何捕食? 蚊子式 用吸管吸住微小动物,并由吸管中释放毒素将其麻醉,继而融化其细胞膜,吸干其体液。 规律:预示出水水质好,污泥驯化佳。 池塘里的水滴及其所可 能包含的主要原生动物: 1) 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2) 钟形虫Vorticella nebulifera 3) 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us 4) 变形虫Amoeba proteus 5) 毛口虫Trichodina pediculus 6) 唇滴虫Chilomonas paramecium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原生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六、原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一)净化废水作用 提问:有哪些作用? ①直接参与废物的去除 捕食水中的悬浮的有机废物颗粒(细菌主要吃溶解性污染物) 第五节 原生动物 ②吞噬细菌,净化出水水质 细菌(尤其使游离细菌)本身也是有机污染物; 提问:游离细菌转化为原生动物同样是有机污染物,净化何在呢? 3kg 1kg CO2+H2O+盐 2kg ③产生絮凝物质,促进活性污泥的形成 活性污泥颗粒主要是由细菌絮凝而成,实验证明小口钟虫、累枝虫和草履虫等纤毛虫能分泌一些粘性多糖,使他们能够附着在小的絮凝体上,同时促进絮凝体进一步黏附细菌使污泥絮体增大。 生产上常常发现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一旦处理系统中出现固着型纤毛虫,随后就可看到活性污泥絮体的形成并逐渐增大。 (二) 指示生物作用 ①依据 原生动物数量、种类、优势种、个体活性与水质的相关规律。 ②优越性 提问:与水质分析及细菌观察、计数相比好处何在? Ⅰ.观察测量容易 仅需低倍显微镜即可活体观察 Ⅱ.快速预报 通常污水处理厂每天都要对本厂的出水进行水质监测,若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就要及时追查原因,以求解决。 湖南石油化工厂的曝气池中的有柄纤毛虫与BOD5统计数据 各厂情况不同,需独立总结。 但有些数据当天得不到如BOD5,根据原生动物与BOD5的对应关系,则可以作出快速的判断,缩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③普遍规律 如若发现 群体的纤毛虫缩成一团 钟虫的柄脱落 纤毛虫接合生殖(即有性生殖)、或形成孢囊 表明水中? 存在有毒物质或其他条件如温度、pH等的不适宜。 Ⅰ.水质毒物判断 有些原生动物对水中的溶解氧变化十分敏感。 如钟虫细胞前端出现气泡,运动迟缓,说明水中充氧不足,或溶氧过高、过低,水质将变坏。反之则表明溶解氧情况适中良好 Ⅱ.溶解氧判断 Ⅲ.曝气池处理效果的判断 第三节 担 子 菌 担子菌 大型真菌(子实体) 植物病原菌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第三节 担 子 菌 (一) 菌丝体:由菌丝分枝交织而成的群体。 1、初生菌丝: 由担孢子萌发而成较细的菌丝(有隔单核) 。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第三节 担 子 菌 次生菌丝的分裂方式:锁状联合 2、次生菌丝: 由两个性别不同的初生菌丝结合而成(双核菌丝) 。 同宗结合 双孢蘑菇,草菇 异宗结合 香菇,木耳 次生菌丝形成方式 (一) 菌丝体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第三节 担 子 菌 2、次生菌丝: (一) 菌丝体 次生菌丝的锁状联合过程 一、担子菌的各种菌体形态 第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