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管性痴呆病人的护理 病例37床滕脉江 患者,男 86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伴发热一周于2015.06.25 20:40入院,平车送入病房,神志清楚,测T37.4℃,P68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完善相关检查。患者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痰量较多、色白、泡沫样,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诊断:血管性痴呆 肺部感染 高血压病3级 定义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属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类型中的一种类型,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转归的一种类型。脑血管性痴呆或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供血障碍而出现的智能全面减退。即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功能衰退性疾病。常在50~60岁起病,约半数并发原发性高血压,以智能阶梯性恶化为主。脑血管性痴呆多见于反复“小中风”的病人,随着一次次“小中风”发作,病情逐渐加重。智力减退不是进行性加重,而是呈阶梯式发展,在“小中风”康复后,智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病情稳定;但是,再次“小中风”后,发作又加重,呈间歇性发展,最后出现痴呆 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 1.多梗死性痴呆 为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多发的梗死灶所致的痴呆,病变可累及大脑皮质、皮质下及基底节区。临床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以及每次发作后留下的或多或少的神经与精神症状,积少成多,最终成为全面的、严重的智力衰退。 2.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 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常死于急性期,少数存活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异常,包括痴呆,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 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ger病) 因动脉硬化,大脑白质发生弥漫性病变而出现痴呆。临床特点为智能减退、步态障碍、尿失禁、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齿不清等。 4.特殊部位梗死所致痴呆 是指梗死灶虽不大,但位于与认知功能有重要关系的部位(如角回、左侧半球、额叶白质深部、丘脑及颞叶中下回),而引起失语、记忆缺损、智能减退、视觉障碍等。 5.出血性痴呆 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都可以出现VaD。 临床表现 血管性痴呆一般在50—60岁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短则2个月长达20多年,平均5.2年。其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 、耳鸣等,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情绪变化,无明显的痴呆,所常将此表现称为“脑衰弱综合征”。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而肌麻痹 、失认、尿失禁、偏竣、凭空听见声音(幻听)、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幻视),或情感脆弱易激惹、哭笑无常等等。 辅助检查 ⑴颅脑CT 检查:对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脑血管性痴呆在CT上多显示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新旧不等的低密度病灶,新鲜病灶边缘模糊,陈旧病灶边缘整齐,多位于侧脑室旁、底节(尾状核、壳核)、丘脑等处,左侧多于右侧,或双侧分布。 ⑵颅脑MRI 检查:与CT 相同,可以显示脑内病灶,其优点是能显示CT难以分辨的微小病灶,以及位于脑干的病灶,无疑对病因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 治疗要点 治疗包括治疗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和脑功能恢复两方面。 1.治疗高血压 使血压维持适当水平,可阻止和延缓痴呆的发生。有学者发现,VD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5~150mmHg可改善认知功能,低于此水平症状恶化。 2.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氧利用度 (1)二氢麦角碱类:消除血管痉挛和增加血流量,改善神经元功能,常用双麦角碱0.5~1mg口服,3次/d,以及尼麦角林(麦角溴烟酯)。 (2)钙离子拮抗药:增加脑血流、防止钙超载及自由基损伤,二氢吡啶类如尼莫地平,治疗白质疏松症病人伴认知障碍,1年后病情平稳或改善,二苯烷胺类如氟桂利嗪。 (3)烟酸:可增加脑血流量和改善记忆。 (4)中药:选用三七总皂苷(血栓通)、葛根(普乐林)和甲基吡嗪(川芎嗪)等,有活血化淤、改善血液黏滞度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抗血小板聚集 常用阿司匹林75~150mg/d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血小板膜,改善脑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噻氯匹定(抵克力得)250mg/d口服,作用于细胞膜,直接影响血小板黏附与聚集,抑制血小板间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桥形成。 4.脑代谢剂 促进脑细胞对氨基酸、磷脂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强病人的反应性和兴奋性,增强记忆力。 (1)吡咯烷酮:常用吡拉西坦(脑复康)及茴拉西坦,可增加脑内ATP形成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