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绪论
1.1重金属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1.1.1重金属废水来源
重金属是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伴随而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含重金属废水的排放越来越多。
电镀、选矿和制革等许多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常导致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1]。一些军事基地附近的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也出现了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性突出表现为:不能生物降解,倾向于在活的机体中富集,导致各种疾病和机体紊乱。因为大部分重金属通过生物链可以在人体内积累,破坏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甚至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极大,甚至可以影响几代人。所以对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处理显得格外急迫。近几十年来,重金属污染负荷的与日俱增和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环境学者的关注。
1.1.2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重金属当中的铜是生物体生长和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当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之后,毒性就会表现出来。铜由于即是生物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又是环境污染元素,加上其在环境化学行为上的差异,因而在农业和环境科学领域常被研究。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人类对铜污染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铜以一价或二价存在。水体中固体物质对铜的吸附,可使溶解铜减少,而某些络合配位体的存在,则可使溶解铜增多。在冶炼、金属加工、机器制造、有机合成及其他工业的废水中都含有铜,其中以金属加工、电镀工厂所排废水含铜量最高,每升废水含铜几十至几百毫克。这种废水排入水体,会影响水的质量。在一些小河中,曾发生铜污染引起水生生物的急性中毒事件;在海岸和港湾地区,曾发生铜污染引起牡蛎肉变绿的事件。铜可在土壤中富集并被农作物吸收。在靠近铜冶炼厂附近的土壤,含有高浓度的铜。岩石风化和含铜废水灌溉均可使铜在土壤中积累并长期保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些铜冶炼厂附近,土壤含铜量为正常土壤的3~232倍。在铜污染的土壤生长的植物,含铜量为正常植物的33~50倍。 冶炼过程中,铜及其化合物的烟尘随烟道气进入大气,造成污染。,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残留物,树木和木材废弃物及残留物,各种水生植物、草、残留物、纤维和动物废弃物、城市垃圾等材料作为吸附剂来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方面均有研究,其中以农林废弃物作为吸附剂的研究更为广泛。
1.3.2 生物质吸附优点
生物质是指任何可再生的或可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专用的能源作物与能源林木,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残留物,树木和木材废弃物及残留物,各种水生植物、草、残留物、纤维和动物废弃物、城市垃圾和其它废弃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找各种治理重金属废水的材料,其中生物质材料是一种能有效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可再生资源。工业废液排放前经过生物质材料的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质材料处理重金属离子后的废弃物处理大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焚烧
对于体积庞大的生物质材料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后,可通过焚烧的方法既能产热又能大幅度减少体积,最后收集残留的灰烬进行填埋,或者将灰烬中的重金属溶出实现富集,再进行电解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这种方法可省却化学沉淀剂或吸附剂的使用,且可继续利用生物质材料的热值,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
(2)固定化技术
木质素磺酸盐、单宁类物质可用于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作外加剂[6] 。木质素磺酸盐、单宁类生物质材料处理重金属离子后的沉淀物,处理体积小且热值低,不适用于焚烧处理,则可添加到建筑材料如水泥、沥青中进行固化,既可实现重金属离子的无害化,又可作为外加剂使用。
由于生物质材料来源方便、费用低、选择性好、无二次污染,因此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低浓度重金属(含量在100mg/L以下) 水体处理效果明显。
1.3.3用于生物吸附的生物质
用于生物吸附的生物质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专用的能源作物与能源林木,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残留物,树木和木材废弃物及残留物,各种水生植物、草、残留物、纤维和动物废弃物、城市垃圾和其它废弃材料。
1.3.4 生物质吸附机理的研究
动物类生物质材料方面,甲壳素,特别是壳聚糖衍生物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鳌合物的原因在于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伯氨基[7] ,此基团中N 上的孤对电子,可投入到重金属离子的空轨道中,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极好的五环状鳌合聚合物,使直链的壳聚糖形成交链的高聚物,能吸收许多重金属离子如Zn2+、Cu2+、Cd2+、Ag+、Cr3+、Ni2+、Hg2+、Pb2+等。近年来我国对以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作为金属离子吸附剂(鳌合剂) 、水处理絮凝剂及分离膜材料应用于水处理的研究很活跃[8]。
植物类生物质吸附剂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