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一年期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货币市场的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可以获得现实的货币。 货币市场是固定收益(Fixed income)市场的一部分。 特点:1. 融资期限短, 如日拆/隔夜拆; 2. 流动性强, 视同货币, 称“次级现金准备” 3. 融资用途---货币支付/调头寸 4. 属债务市场(一种债权债务合约); 5.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适合机构投资者。 一个有效率的货币市场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度、深度和弹性的市场。 货币市场就其结构而言,可分为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市场等若干个子市场。 第一节 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也可以称为同业拆放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期资金的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要。 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它是货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同业拆借市场产生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伴随着中央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而发展。 拆借交易不仅发生在银行之间,还出现在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 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原理 同业拆借市场主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借贷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准备金余额,用以调剂准备金头寸的市场。 有多余准备金的银行和存在准备金缺口的银行之间存在着准备金的借贷。这种准备金余额的买卖活动就构成了传统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资金借贷程序简单快捷,借贷双方可以通过电话直接联系,也可与市场中介人联系。 三、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 同业拆借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首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既是主要的资金供应者,又是主要的资金需求者。 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商、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等也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它们大多以贷款人身份出现在该市场上。 四、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与利率 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通常以1—2天为限,短至隔夜,多则1—2周,一般不超过1个月,当然也有少数同业拆借交易的期限接近或达到一年的。 同业拆借的拆款按日计息,拆息额占拆借本金的比例为“拆息率”。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有三种,即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第二节 回购市场 回购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 所谓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的购买商签定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为证券。 实际上主要是指国债的回购市场,因为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我国,国债都是主要的回购对象。 还有一种逆回购协议(Reverse Repurchase Agreement)。在逆回购协议中,买入证券的一方同意按约定期限以约定价格出售其所买入证券。从资金供应者的角度看,逆回购协议是回购协议的逆进行。 二、回购市场及风险 回购协议中的交易计算公式为: I=PP×RR×T/360 (2.1) RP=PP+I (2.2) 其中,PP——本金; RR——证券商和投资者所达成的回购时应付的利率; T——回购协议的期限; I——应负利息; RP——回购价格; 回购的信用风险 如果到约定期限后交易商无力购回政府债券等证券,客户只有保留这些抵押品。 如果适逢债券利率上升,则手中持有的证券价格就会下跌,客户所拥有的债券价值就会小于其借出的资金价值; 如果债券的市场价值上升,交易商又会担心抵押品的收回,因为这时其市场价值要高于贷款数额。 1985年,美国回购市场由于几个政府证券交易商的破产而受重创。 交易商同样以政府证券作抵押,与投资者签定了正式协议。但投资者并未实际享受协议中的权利,他们没有得到按规定应得到的证券。 更不幸的是,部分交易商以同样一些证券重复做多次不同的回购交易,当这些交易商破产时,投资者发现自己无法得到早已在第一次回购交易阶段就已“购买了”的证券。 保护利益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拿到证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