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原发性肝癌(定稿).ppt
原 发 性 肝 癌 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因素有关: 1.病毒性肝炎: 原发性肝癌有1/3有慢性肝炎,乙肝和丙肝相关 2.肝硬化: 肝细胞癌变可能在肝细胞再生的过程中发生,即经肝细胞损害引起再生或不典型增生 3.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黄曲霉毒素B1与HBV感染有协同作用 4.饮用水的污染: 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与肝癌有关 5.其他: 可疑致癌物: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等; 原发性胆管细胞癌:肝小胆管中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刺激胆管上皮增生 重要的危险因素:嗜酒、硒缺乏、遗传易感性等 一.分型 (一)大体形态分型: 1.块状型 φ>5cm,巨块型φ>10cm—癌组织坏死肝破裂 2.结节型 φ≯5cm,肝右叶,伴肝硬化 3.弥漫型 米粒至黄豆大小,散布全肝,肝功能衰竭,少见 4.小癌型 孤立,φ<3cm 相邻两个癌结节Σφ <3cm (二)细胞分型: 1.肝细胞型 癌细胞由肝细胞发展而来,占90% 2.胆管细胞型 癌细胞由胆管细胞发展而来 3.混合型 同时存在,或呈过渡形态,最少见 二.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肝内、肝外)? 淋巴转移??? 种植转移 一.亚临床肝癌:无任何不适,AFP升高 二.中晚期肝癌: 1.肝区疼痛: 肿瘤增长快速,肝包膜被牵拉所致,呈持续性胀痛 肿瘤生长缓慢,则可完全无痛或仅有轻微钝痛 2.肝大: 肝呈进行性大,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3.黄疸: 肝细胞的损害;胆管的损害;胆道的梗阻 4.肝硬化征象 脾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 5.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 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伴癌综合征: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高血脂。 6.转移灶症状 肺、骨骼、胸腔 Ⅰ期:无明显的肝癌症状和体征 Ⅱ期:介于Ⅱ期和Ⅲ期之间 Ⅲ期: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病质之一 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甲胎蛋白(AFP):肝细胞癌——阳性率70%-90% (1)>500μg/L,持续4周 (2)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3)>200μg/L,持续8周 2.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2): 原发性、转移性肝癌:阳性率90% 特异性97.1% 3.异常凝血酶原(γ-羧基凝血酶原,AP): 阳性≥ 250μg/L 亚临床肝癌早期诊断 4.α-L-岩藻糖苷酶(AFU): 肝细胞癌>110nkat/L,敏感性75%,特异性90% 5.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Ⅰ): 仅见肝细胞癌:特异性强,但敏感性低 二.超声显像 超声可显示2cm以上的肿瘤。 三.CT: 显示2cm的肿瘤; 加强+肝动脉造影:1cm以下肿物; 经动脉门静脉成像CT:0.3cm小肝癌 四.X线肝血管造影:1cm以上的癌结节 五.放射性核素肝显像 六.磁共振显像:优于CT 七.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 八.剖腹探查 凡有肝病史的中年,尤其是男性患者 如有不明原因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应作AFP及其他检查,争取早期诊断 1.手术治疗 适应证: (1)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内者 (2)肝功能代偿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 (3)心肺和肾功能良好,能耐手术者 2.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非手术疗法首选 3.放射治疗:60Co、直线加速器 4.局部治疗:经皮穿刺乙醇注射疗法 5.全身化疗:顺铂、阿霉素类、丝裂霉素、5-FU等 6.生物和免疫治疗:尚未能用于临床 7.中医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