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案三剪应变增量对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计算值(MPa) 极限应变增量值范围(‰) 极限状态 破坏 C25 25.01 0.897-0.95 1.109-1.20 C30 31.05 1.200-1.22 1.243-1.48 C35 36.36 1.226-1.40 1.426-1.50 C40 41.68 1.434-1.60 1.613-1.65 极限应变增量值在极限状态时最大值与破坏时最小值之间。 方案一为1.000‰—1.063‰, 方案二为1.000‰—1.066‰, 方案三为0.950‰—1.109‰, 最大范围为0.950‰—1.109‰。 极限应变增量取值范围 标 号 取 值 范 围 C25 C30 C35 C40 极限应变 增量范围 0.950-1.109 1.100-1.301 1.300-1.426 1.500-1.614 5、试验与数值模拟破坏面对比 C25混凝土极限剪应变增量范围0.950—1.109‰,取1.000‰作为极限剪应变增量值,以此判断模型中达到破坏的单元。 6、结论 (1)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 (2)给出了极限剪应变增量的区间值,可以将该区间值作为混凝土达到整体破坏的判据, (3)混凝土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破坏面位置与形态相近,可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获得混凝土试件的破坏面。 * * * * * 武隆滑坡图 每个剖面上4排桩,3排为埋入式桩, 节省投资6千余万元。 目前规范不能计算加筋土体的滑面和 安全系数,不能保证安全 加筋土挡墙的三种破坏形式 a内部破坏 b内、外部破坏 c外部破坏 四、 在加筋土高挡墙的应用 60米高加筋土边坡的应用 广西河池机场节省经费约六千万 高强加筋材料,粗粒土,精施工, 严格力学计算 加筋土与桩联合支挡方案示意图 边坡高80m,加筋土高50m, 桩悬臂长25m(正在施工) (1)传统隧洞破坏机理 a.深埋隧洞破坏机理:普氏压力拱 b.浅埋隧洞破坏机理:应力传递 深埋隧洞的压力拱 太沙基浅埋理论 五、 在隧洞破坏机制与设计中的应用 (2)现代隧洞破坏机理(基于弹塑性理论) 2004年郑颖人等应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法求 破 裂 楔 体 拉 布 希 维 兹 楔体 喷混凝土 破裂面 隧洞围岩安全系数 (4)节理隧洞 (3)浅埋隧洞破裂面 试 验 试 验 数 值 计 算 数 值 计 算 深埋隧洞的试验验证 水泥、石膏、滑石粉的比例 为0.2:0.6:0.2 隧洞跨度8 cm 洞高12 cm 洞深15cm 40×52×15cm 模型尺寸: 隧洞模型 试验方案/cm 方案 隧洞跨度 侧墙高 拱高 方案一 8 8 2 方案二 8 8 3 方案三 8 8 4 方案四 8 6 4 方案五 8 4 4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a)方案一 (b)方案二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 方 案 侧 墙 高 拱 高 模型 试验 极限 荷载/kN 数值 模拟 极限 荷载/kN 试验 数值 两破裂面间 最大距离 一 8 2 62 57 13.4 13.1 二 8 3 59 55 14.3 14.1 三 8 4 56 53 15.6 15.3 四 6 4 61 60 12.9 12.8 五 4 4 68 66 11.7 11.5 土质深埋隧洞现场监测 a.隧洞拱顶锚杆受力小,两侧受力大。 b.钢架水平收敛位移平均19mm, 拱顶与拱脚收敛位移平均9.8mm 跨度13米黄土隧洞 (5)不同埋深隧洞破坏过程 a.矩形洞室 埋深3米 洞跨12m 高5m 埋深3m,在肩部破坏 c=40kpa 埋深9米 埋深0~9m,浅埋阶段 埋深9m 形成浅埋压力拱 埋深18米 埋深30米 18m以后,侧向破坏阶段 明显出现两侧先破坏 安全系数随深度减少 埋深10m~ 18m, 普氏压力拱阶段 安全系数基本不变 埋深10米 浅埋压力拱逐渐消失 形成深埋压力拱 矩形隧洞破坏的三个阶段: 埋深0~9m,逐渐形成浅埋压力拱 埋深10~18m,浅埋压力拱消失, 形成深埋压力拱,安全系数不变,10m可以作为深浅埋的分界线 埋深18m后,破坏从拱顶转至两侧安全系数随埋深逐渐减少 埋深30米 侧向破坏后 形成塌落平衡拱 埋深9米 埋深0~9m, 浅埋阶段 浅埋压力拱形成 拱顶破坏 埋深9m后,侧向破坏 不存在普氏拱,安全 系数随深度而降低 b.拱形洞室 埋深30米 普氏压力拱评述: 1、矩形洞室一定埋深下存在普氏压力拱 2、隧洞破坏与埋深有关 3、拱形洞室不存在普氏压力拱,不能按普氏压力拱计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