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菌涂膜材料的制备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精要.docVIP

纳米抗菌涂膜材料的制备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 纳米抗菌涂膜材料的制备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The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anti-bacterial coating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 in keeping fruits and vegetables fresh 班 级:生物化工工艺 082班 学生姓名:蒋思远 学 号:830104058指导教师:李宗磊/赵琪 职 称:讲 师/讲 师 导师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纳米抗菌涂膜材料的制备及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课题性质  科学实验类 班 级 生化082 学生姓名 蒋思远 学 号   指导教师  李宗磊/赵琪 导师职称 讲 师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人们把肉眼可以看到的物质体系叫做宏观体系,把空间线度小于10-9~10-8m的原子、分子体系叫做微观体系,而纳米颗粒是小于10-9m的粒子。纳米粉体是指颗粒径介于1~100nm之间的一种固体和分子间的亚稳中间态物质,随颗粒尺寸的微细化,比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随之增大,从而使其在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的同时,又具有明显不同于其它材料和单分子的独特性质——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一系列效应使纳米粒子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特殊性能。近几年我国一些常用纳米微粒的制备技术已日趋成熟,如浙江舟山明日纳米材料公司能年产100t纳米硅基氧化物;江苏常泰化工集团公司能年产100t纳米二氧化钛。 人类与有害微生物的战争已延续了千万年。从古埃及木乃伊防腐技术到现代高科技抗菌技术,人类虽已开发出许多有效的抗菌技术来抵抗有害微生物,但这些技术在抗菌的同时,对人类本身及环境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要抑制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在一定时间内阻碍微生物生长,才能够抗菌。由于必须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微生物杀死,所以杀菌技术的毒性必须很强,才能够在短时间杀死微生物,相对也就对人类及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因此,新的抗菌技术,就是将抗菌控制在适当功效即可,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无害。 一般而言,抗菌剂可分为两大类:有机系列及无机系列,有机系列又可分为合成系列及天然系列。合成有机系抗菌剂是从1950年左右开始发展,主要应用在纤维、皮革、木材防腐、建筑、涂料、造纸等工业用途上。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安全的重视和较高的抗菌要求,开发出了天然有机系抗菌剂及无机系抗菌剂,天然有机系抗菌剂主要应用于食品保鲜上。而无机系抗菌剂的开发伴随着纳米抗菌材料的发展变得更有潜力。 目前,国内外对果蔬保鲜的方法有:低温贮藏法、化学保鲜法和涂膜法等。低温贮藏要求昂贵的设备,成本较高;化学保鲜法应用最广泛,但易给果蔬造成有害物质残留。涂膜法是一种新兴的果蔬保鲜法,特别是有些天然成膜材料无毒、成本低、易操作,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壳聚糖是一种由2-氨基2-脱氧葡萄糖和少量2-乙酰氨基2-脱氧葡萄糖单体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其结构类似于纤维素,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基而制得,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的甲壳中。将其涂膜于果蔬上进行保鲜,一方面阻止外界的空气进入膜层内,从而抑制果蔬原料的呼吸作用,另一方面能使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外逸,防止出现无氧发酵。果蔬被膜保鲜的机理是通过果蔬表面的膜调节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使其呼吸作用减弱,达到保鲜的目的。同时,壳聚糖的成膜性也阻碍了病原菌与寄主组织或细胞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病原菌的有效侵入。壳聚糖膜层的厚度是影响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粘度的壳聚糖均存在一个最适宜的壳聚糖浓度。小于其最适浓度,保鲜剂的粘度过小,在果蔬表面形成的壳聚糖膜层很薄,它对果蔬体内与空气的气体交换的阻力就小,导致果蔬体内氧气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果蔬呼吸作用增强,保鲜效果下降。高于最适宜浓度,保鲜效果也下降,这是由于保鲜剂粘度太高,在果蔬表面形成的壳聚糖膜层很厚,使果蔬体内氧气浓度太低,不能满足完全的正常呼吸,而为部分缺氧呼吸所代替,果蔬不但成熟快,而且品质下降。壳聚糖的抗菌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机理:一种是壳聚糖通过吸附在细胞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阻止营养物质向细胞内的运输,从而起到抑菌杀菌作用;另外一种机理是壳聚糖通过渗透进入细胞体内,吸附细胞体内带有阴离子的细胞质,并发生絮凝作用,扰乱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杀灭细菌。因为革兰氏阳性菌(St.aureus)和革兰氏阴性菌(E.coli)的细胞壁结构不同,两种作用对它们影响程度也不同,故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其抗菌机理不同。对于St.aureus,前一种作用机理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分子量越大,,所形成外层膜越致密,越能阻止营养物质进入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