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VIP

【推荐】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玉溪一中2015届高三复习月测(一)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每题1.5分,40题,共60分) 注意: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 “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殷 【解析】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 2.西周以来继承制度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而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这一变化表明(  ) A.分封制的瓦解B.宗法制的影响削弱 C.中央集权的强化D.清朝彻底改变了王位世袭制 【解析】考点: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 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的之上。AD两项是现象,不是“本质”;C项与题干无关。 4.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C.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解析】考点:中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相权,A项正确;C项错在“取代相权”;B项“掌控决策”不符合史实;D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5.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这样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做法垄断所有的官俸。”他的意思是 A.君主用科举制度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维护统治B.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好的选官制度 C.科举制度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D.科举制度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崇儒重学的风气 【答案】A 【解析】考点:科举制。从材料“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实行是为君主的统治服务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故选A。 6.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B.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解析】考点:行省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维持……众建……有……而无……可谓于……”等关键信息可知,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所以答案选A。 7.嘉靖年间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这套体现在鞠躬拱手上的礼节变化直接反映了明代(  ) A.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的现实B.宰相权力持续遭到削弱 C.宦官与内阁首辅矛盾尖锐D.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解析】考点:明朝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礼节上的变化,表明了明朝嘉靖年间,宦官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所以答案选A。 8.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 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 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 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 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解析】考点:甲午战争及其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被割让。“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实际是反对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411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