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
【高考预测知识导学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推导总原则还是词不离句,具体有如下几种。
1.利用音形的分析来推导 如觐,从见旁可以推出拜见;造 ,辶与走有关,解为到去。又如,甲兵顿敝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中的顿可以推断为钝义,因为古人用同音字替代的情况较多。
2.利用语法结构推导,
例: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利用联想的方法推导,平时我们学过不少文言文和成语,在解题时,利用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过来,也是不难解决的。
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4.利用组词来推导,文言文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的。将单音节的文言词语,作为语素组成双音节的现代汉语词组,然后根据实际去选择一个最恰当的。
组词的方法有两种:
a. 辐射式引申
节
/ \
节约 节省
b.链条式引申
朝: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5..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知识梳理】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浙江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doc
- 2008年浙江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 2008年浙江学硕士考生调剂去向.doc
- 2009~200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2009-11-9).doc
- 2009年八年数学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北师大版.doc
- 2009年江苏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公告.doc
- 2009年浙江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能力测试.doc
- 2009年浙江行政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doc
- 2009年专升各院校招生计划汇总.doc
- 2009浙江行能力测试.doc
- 2012年高考学_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专题_09选考系列(教师版).doc
- 2012年高考学_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专题_09选考系列(学生版).doc
- 2012年高考学湖北卷分析(附试卷).doc
- 2012年高考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doc
- 2012年高考言句式专题复习.doc
- 2012年高三史最新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
- 2012年高中史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
- 2012年会计续教育广东省中山市网上试题及答案(小企业会计准则.doc
- 2012年经济考试《中级人力》考前模拟试卷(三套试题含答案)考前福利 免费.doc
- 2012年企业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大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