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学习导航(二十四古代诗词三首)
二十四 古代诗词三首
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
读前要热身
辛弃疾胸怀奇志
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做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
淘宝路标
◎背诵这三首诗词。
◎理解这三首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学习《木兰诗》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
知识应储备
作家作品
1.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2.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因以豪放为主,风格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收词572首。
字音识记
1.字音
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 hán)
鞍鞯(jiān) 辔头(pèi) 胡骑(jì)
啾啾(jiū) 金柝(tuò) 铠甲(kǎi)
云鬓(bìn) 刈(yì) 箪食(dān)
饷田(xiǎng) 灼(zhuó) 岁晏(yàn)
麾下(huī)
2.多音字
字形辨析
杼
通假字
“帖”同“贴”,粘贴。如:对镜帖花黄。
“火”同“伙”,伙伴。如:出门看火伴。
“陇”同“垄”,田埂。如:小麦覆陇黄。
一词多义
市:(1)名词,市场。如:东市买骏马。(2)动词,买。如:愿为市鞍马。
将:(1)名词,将军。如:将军百战死。(2)语助词,用于动词后。如:出郭相扶将。
词类活用
策:记事的册子,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如:策勋十二转。
古今异义
强 古义:指有余。如:赏赐百千强。今义:指健壮,有力。
走 古义:跑。如:双兔傍地走。今义:指步行。
转 古义:勋级升一级,叫一转。如:策勋十二转。今义:转动,转身。
石 古义: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如:吏禄三百石。今义:石头。
做 古义:像。如:马做的卢飞快。今义:当做,装出。
文题解读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2.《观刈麦》是元和二年(807)白居易在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写的,是作者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讽刺诗。
3.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陈亮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词寄给他,陈亮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木兰诗
开头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是当时民歌的套头,交代了木兰从军的缘由。诗一开始,先以象声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的形象,点明了主人公的名字及身份。接着写木兰停机叹息这个与往常不同的情景,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从而引出下文。木兰究竟为什么叹息呢?作者用民歌中常见的问答形式,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强调木兰别无他想,别无他念,只因朝廷征兵火急,父老弟幼,无法应征而叹息焦虑。“愿”(希望)、“替”二字写出了木兰深明大义,经反复思虑,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第一部分(第1~2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木兰出征前紧张的准备工作和木兰辞别爷娘、踏上征程的情景。诗中所用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是虚指的。用这种排比铺张的手法既能使句式整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又能突出渲染木兰出征前准备鞍马时紧张忙碌的气氛,显示了民歌的特殊风格。
“旦”“暮”也是虚指,极言时间的短促,有“这会儿”“那会儿”的意思。这反映了当时战争紧迫,木兰早行夜宿、急速行军的情景。诗中只用了过黄河、越黑山、到燕山,就概括了木兰出征的历程,“不闻……但闻……”既逼真地表达了木兰离家远、思亲切的内心活动,又绘声绘色地写出了征战途中的景物。
第二部分(第3段),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驰征途。
这一段写木兰转战沙场的戎马生涯。“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比喻行军神速。这就形象地描叙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用对偶句极为简练地描绘了北方战地生活的艰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极写战争时间长久,斗争激烈残酷。同时也衬托了木兰英勇、机智、善战。这一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丁海军实习报告.doc
-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doc
- 丁玉鹏实验报告.doc
- 丁苯酞90天序贯治疗研究.doc
- 七(上)海陆变迁教案(公开课).doc
- 七(下)第5课图形变形与文字.doc
- 七(下)第二章空气测试卷及答案.doc
- 七(下)语文第五单元过关测评.doc
- 七89会计综合练习题.doc
- 七上地理期中测试题.doc
- 关于医院落实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精选).docx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pdf
- 关于XX医院落实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范本).pdf
- 关于卫生院落实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docx
- 关于XX卫生院“十五五”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docx
- 关于XX卫生院“十五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 关于XX镇卫生院“十五五”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pdf
- 2025学校教辅材料违规征订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报告(详细版).pdf
- 关于XX卫生院“十五五”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pdf
- 2025医院医疗机构落实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完整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