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统计学实习报告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统计学实习报告1

地统计学实习报告(一) 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姓名:张昊丹 学号:20121316026 指导老师:刘爱利 日期:2014.9.25 Part Ⅰ相关分析 实习目的 掌握在Office Excel 软件中进行相关分析(包括散点图绘制、相关系数计算、相关性解释)。 实习数据 简单相关分析:“实验一相关分析. xlsx”中沟壑密度和平均坡度字段 偏相关、复相关分析:“实验一相关分析. xlsx”中沟壑密度、平均坡度、平均坡长字段 实习内容 简单相关分析 分析沟壑密度与平均坡度的相关性—— 获得相关数据: 绘制相关图 在菜单栏中点击插入,选择“所有图表类型”选项,然后选择X、Y散点图,选择相应的图表数据区域,并将X轴系列值设置为沟壑密度值,Y轴系列值设置为平均坡度值 选择布局一,将X轴坐标标题设置为“沟壑密度(km/km2)”,Y轴坐标标题设置为“平均坡度(度)”,图标标题设置为“简单相关”。 右击坐标点,选择“添加趋势线”,选择“线性”,并勾选“显示公式”。 这样相关图就绘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 计算简单相关系数 函数计算法:correl(array1,array2) 利用分析工具计算(工具→加载宏→数据分析→相关系数) 由已知数据得出:简单相关系数(r)=0相关系数t-检验 ,r为简单相关系数,n为12 相关系数的t值=r/sqrt((1-r^2)/(12-2)),由已知数据算出结果为9.549373519 t临界值=tinv(0.05,n-2) 若abs(t)= t临界值,则相关性显著。算得结果为2.228138842,故相关性显著。 P值=tdist(t,n-2,2) (tdist返回t分布的百分点) 若P0.05,则认为相关性显著。结果为2.42159E-06,故相关性显著。 偏相关分析 计算沟壑密度分别与平均坡度、平均坡长的一阶偏相关系数 获得相关数据: (2)计算各要素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中的“相关系数” ,结果如下: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逆矩阵 minverse() 在空白区选择一存放逆矩阵的区域,与待求逆矩阵大小相同(3 X 3),输入公式minverse(array),其中参数array是被求逆的矩阵,然后ctrl+shift+enter。 结果如下: (4)计算偏相关系数 ,为第j个自变量与因变量y之间的偏相关系数;c为相关系数逆矩阵中的对应元素。 计算得到的结果为: (5)偏相关系数检验 t临界值=tinv(0.05,n-k-1) 复相关分析 F临界值=finv(0.05,k,n-k-1 (1)复相关系数 计算结果为0.972435561 (2)F的临界值 计算结果为4.256494729 (3)F的值 计算结果为78 (4)最后结果: PartⅡ回归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在Office Excel 软件中利用图表、Excel函数、分析工具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并能够对回归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二、实验数据 一元回归分析:“实验三回归分析. xlsx”中沟壑密度和平均坡度字段 多元回归分析:“实验三回归分析. xlsx”中沟壑密度、平均坡度、平均坡长字段 三、实验内容 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对沟壑密度和平均坡度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 对沟壑密度和平均坡度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 数据: 1)利用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①截距 结果为1.220892572 ②斜率 结果为0.144659609 ③ 可决系数 结果为0.901176528 由此结果可得出结论:拟合程度好 ④ 估计标准误差 结果为0.453532616 ⑤F的值 结果为91⑥F临界值 结果为4.964602744 由此结果得出结论:方程显著 2)利用图表进行回归分析 选择“插入”,插入散点图,以沟壑密度为y轴,平均坡度为x轴绘出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显示公式与的值 3)利用excel分析工具进行回归分析 工具里加载宏,选择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选择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求得结果。 4)结果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沟壑密度和平均坡度、平均坡长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回归方程检验(F检验)、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 数据: 1)回归分析 工具里加载宏,选择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选择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求得结果。工具--加载宏(有数据分析就不用)--分析工具库--确定,工具--数据分析--回归--确定,y值区域选沟壑密度所有数据,x区域选平均密度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