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基础 一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基本概念 铅酸蓄电池已经有100 多年的使用历史,是目前唯一大量生产的汽车启动用电池。正极采用二氧化铅,负极采用海绵状铅,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单元电压为2 V。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 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其正极采用氢氧化镍,负极采用贮氢合金,电解液采用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单体电压为1.2 V。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正极: NiOOH(羟基氧化镍) + H+ + e- → NiO + H2O 负极: MH → M + e- + H+ 实际反应: NiOOH + MH → M + NiO + H2O 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 ( Lithium Battery, 简写成 LB)分为锂一次电池 (又称锂原电池, Prim ary LB)与锂二次电池(又称锂可充电电池, Rechargeable LB)。锂原电池通常以金属锂或者锂合金为负极, 用 MnO2, ( CF)n等材料为正极。锂二次电池研发分为金属锂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与锂聚合物电池三个阶段。锂离子电池是1989年问世,1990年由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推向市场的一种新型高能量蓄电池。其正极采用锂化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CoO2、LiNiO2、LiMn2O4等,负极采用能嵌入锂的炭纤维、石墨等炭材料,电解液采用含锂盐的有机溶液,单体电压为3.6 V。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石墨为负极,LiCoO2为正极): 正极: LiCoO2 → Li1-xCoO2 + xLi+ + xe- 负极: 6C + xLi+ + xe- → LixC6 总的反应: 6C + LiCoO2 → Li1-xCoO2 + LixC6 工作原理 金属锂是摩尔质量最小的金属元素(其原子量为6.94),同时也是氧化还原电位最低,质量能量密度最大的金属,锂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高比能量的电极材料。 正极材料的基本要求 金属离子在嵌入化合物中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使电池的输出电压高。 嵌入化合物应能允许大量的锂离子进行可逆嵌入和脱嵌,以得到高理论容量。 在整个嵌入/脱嵌过程中,锂的嵌入和脱嵌应可逆,且材料的主体结构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 嵌入化合物应具有较好的电子电导率(σe)和离子电导率(σ+Li),以减少极化,能大电流放电。 嵌入化合物在整个电压范围内化学稳定性好,不与电解质等发生反应。 嵌入化合物应该便宜,对环境无污染,质量轻等。 钴酸锂(LiCoO2) 常用的钴酸锂为层状结构,而对于钴酸锂的另外一种尖晶石结构则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它结构不稳定,循环性能不好。为克服固相反应的缺点,层状钴酸锂的制备一般采用溶胶-凝胶法,喷雾分解法,沉降法,冷冻干燥旋转蒸发法,超临界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等方法。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酸锂,一般先将钴盐溶解,然后用LiOH和氨水逐渐调节PH值,形成凝胶。 用喷雾干燥法,先将锂盐和钴盐混合,然后加入聚合物支撑体如PEG(聚乙二醇),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为了提高LiCoO2的容量及进一步提高循环性能和降低成本,也可以进行掺杂,如LiF、Ni、Cu、Mg、Sn等。 镍酸锂(LiNiO2) 为层状结构,比钴酸锂便宜,容量可达130mAh/g以上,但在一般情况下,镍较难氧化为+4价,易生成缺锂的镍酸锂;另外热处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生成的镍酸锂会发生分解,因此很难批量制备理想的LiNiO2层状结构。 锰的氧化物 锰的氧化物比较多,主要有三种结构:隧道结构、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 几种正极材料应用优劣势比较 负极材料 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首先出现的是金属锂然后是合金,但这些材料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如锂枝晶的产生形成“死锂”和电池短路)。 当今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多数锂离子电池均采用碳材料作为负极。 除碳负极材料外,还有锡基、硅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 、新型合金类负极材料 、纳米级负极材料等。 碳材料种类及结构 碳原子位于第二周期第Ⅳ主族元素。在碳材料中它主要以sp2,sp3杂化形式存在,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课时):燃烧和灭火讲义.ppt
- :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讲义.ppt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义.ppt
-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物理必修一人教版讲义.ppt
- 2工程材料{钢的牌号}讲义.ppt
- 3(修改)讲义.ppt
- 5中医养生与保健讲义.ppt
- 09-技术经济学第9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讲义.ppt
- V3.0-Spring-3讲义.ppt
- -打点计时器讲义.ppt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