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木工程与物理性污染解决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土木工程施工的光污染防治技术 (1)电焊弧光防治 在组织土木工程施工时,应将钢筋加工场地设置在距居民和工地生活区较远的地方; 若没有条件,应采取遮挡措施,如设置遮光围墙等,以消除和减少电焊作业时的电焊弧光外泄及电焊等发出的亮光; 还可选择在白天工作等施工措施; 钢结构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螺栓连接,减少现场钢材焊接量; (2)施工照明污染防治 在施工中,灯具的选择应以日光型为主,尽量减少石英灯的使用。 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内。 (3)征收光污染排污费。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做前期的市场调研,光污染排污费可以以亮度作为收费标准。 第五节 城市热岛效应与绿色建筑 一、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 城市所发出的巨大热量,使得城区成为好比在冷凉郊区农村包围中的温暖岛屿,因此得名“城市热岛”。自工业社会以来,由来已久。 1818年英国出版的《伦敦气候》,作者L·赫华德,伦敦市中心气温比郊外高(各月平均分别高0.5℃—1.2℃),以及城乡温差夜间比白天大。 我国曾观测到的最大城乡温差(城市热岛强度),上海是6.8℃(1979年11月13日20时), 北京是9.0℃(1966年2月22日清晨)。 这是极端的温差。 二、城市热岛原因 城市热岛效应由以下几种因素构成: 1、下垫面的改变 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 城市的地面多为水泥、沥青混凝土等覆盖,且建筑物密集,几乎不存在自然状态的下垫面,城市绿地大多是人工绿地,且绿地面积有限。城市地区下垫面的改变产生以下影响: (1)下垫面的热容量大,导热率高。 水泥、柏油、钢筋混凝土、砖石和金属等材料具有热容量大、导热率高的特点,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它们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夜晚传给 大气。 (2)水分平衡被改变。 下垫面固化导致下垫面的蓄水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蒸发。这就导致从环境获得的能量将主要用于增加下垫面和空气的温度。 2、人为释热 城市中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大量人为热量散发。城市中存在形态各异的人为热源,可分为两类:即生活热源和生产热源。 生活热源包括各种生活用能,如烧火做饭、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及家庭轿车等。 生产热源则包括了一切形式的生产活动,因为所有 的生产活动都需要由能量作为动力。 汽车、摩托、电车等移动热源。 3、高大建筑物造成的地表风速小 城市建筑物密集,粗糙度也相应增大,低层大气的水平交换受阻,不利于低层热量的扩散,也加重了城市的热效应。 4、地面长波辐射的反射 地面长波辐射的热量在建筑物和地面间多次反射,从而使得向大气中散失的热量大大减少。 5、城市是人为排放CO2集中区域 城市是人为排放CO2的集中区域,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大量CO2。 三、城市热岛的利弊 1、城市热岛的利 城区冬季温度偏高,霜雪减少,有时甚至发生郊外降雪而城内降雨的情况(如上海1996年1月17~18日)。城市热岛使城区冬季取暖能耗减少。 2、城市热岛的弊 1)城市热岛在夏季中造成的高温,不仅使人的工作效率降低,而且造成中暑人数的增加。 2)夏季高温还会加重城市供水紧张,火灾多发,致病菌繁殖加快。 3)空调能耗增加。 4)循环污染 郊区与市区的空气形成环流。 四、减缓热岛效应的对策 1、增加城市的水体面积 水面通过蒸发吸热,可降低空气的温度; 2、增加绿地面积 下垫面固化导致下垫面的蓄水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蒸发;植物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 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CO2,减轻城市温室效应。 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发展屋顶绿化,垂直 绿化。 3、城市通风 城市通风的目的是利用城市中的空气自然流通,带走城市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和人为产热,达到减缓城市热环境恶化的目的。 要确保没有阻碍城市主导风道、小区风道的建筑,使得热气能够顺利地排出市内。 城市应开辟城市风道,规划建设中应考虑设置一定长、宽的东南、西北等方向风道。 4、要适当分散高层建筑物,降低建筑物密度,便于下垫面的长波辐射散热和自然通风。形成易于通风、散热的城市空间结构。 5、鼓励生态住宅建设 所谓生态住宅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运行的住宅,如夜间照明、夏季降温、冬季供热依靠太阳能等。生态住宅的支持核心是太阳能技术,即有效、廉价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予以储存。 6、透水性路面 20世纪70年代,法国为了改善公园林荫道上树木的灌溉难题最早提出透水性路面的设想。 透水性路面具有一定的空隙并与土壤连通,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城市局部气候,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 如采用透水性地砖铺设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等。 五、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原则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目前关于绿色建筑概念的论述很多,但其核心内容可以简要归纳为:绿色建筑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建筑,是注重保持自然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