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_模拟试题三_2011年版讲解.doc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_模拟试题三_2011年版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 B: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报告书批准日期为准划分 C: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日期为准划分 D: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项目投产运行日期为准划分 答案:A 2、《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对于处置场的大气污染控制项目规定,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以( )为控制项目,其中属于自燃性煤矸石的贮存、处置场以( )为控制项目。 A:二氧化硫颗粒物 B:颗粒物二氧化硫 C:颗粒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D:二氧化硫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答案:C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列出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式,其中推荐模式原则上采取( )形式发布。 A:通知 B:公告 C:报纸 D:互联网 答案:D 4、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的计算公式为P =C i/C ×100%,其中C 一般选用GB3095中( )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A:日平均 B:月平均 C:年平均 D:1h平均 答案:D 5、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识别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问题的识别应根据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并结合区域环境现状进行 B:环境问题的识别还应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来进行 C:在识别开发区主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时,只需充分考虑开发区内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 D:通过调查区域的主要环境敏感点、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等,结合开发区的开发活动来判断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答案:C 解析:解题思路:应充分考虑到开发区外可能给开发区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 6、下列不属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总论内容的是( )。 A: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B: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 C:规划方案概述 D: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与评价重点 答案:C 7、《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中规定一类区的噪声标准值为≤( )。 A:65 B:70 C:85 D:80 答案:B 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在Ⅰ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其烟尘排放浓度按( )浓度限值执行。 A:I时段 B:Ⅱ时段 C:Ⅲ时段 D:原来 答案:B 9、以下关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分三级标准,分别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对应 B:在一类区不得再新建任何工业炉窑 C:原有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D:建筑施工临时用的沥青加热炉在一、二、三类区中都可再新建 答案:B 10、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所谓的( )影响分析。 A:零方案 B:原始方案 C:基点方案 D:参照方案 答案:A 11、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从改变能流系统及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 )的集中转换以及煤的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 A:石油 B:重油 C:煤 D:能源 答案:C 12、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C: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D: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答案:D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N0 的年、日均的三级浓度限值分别为( )mg/m 和( )mg/m 。 A:0.05 0.10 B:0.20 0.15 C:0.04 0.08 D:0.08 0.12 答案:D 14、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机构对排水井的水质监测频率应不少于( )。 A:每月1次 B:每月2次 C:每周1次 D:每周2次 答案:C 15、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各种常用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数学模式法需要一定的计算条件和必要的参数、数据,能得到定量的预测结果 B:物理模型法需要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 C:类比分析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