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的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老子》的笔记.doc

摘自《老子解读》兰喜并 中华书局出版 序言 史书对老子记载不详,作者存疑!《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又曰:“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用道表示无所不备的“混成”,德指具体事务得以然者。道是大全,是无限,而任何具体存在的事务都是有限的,相对道来说都是一偏。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永远不可能实现生存状态的“无限”,只能通过“无为”而“无不为”来达到无“限”。 无为并不是一无所事,迫而不动,感而不应,而是迫而后动,感而后应,“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无不为不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而是谨慎敬畏,为所宜为。 历史上比较通行的版本是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三国时王弼的《老子注》河上公本以清静无为、修身养神的观点解释《老子》,在平民中流传甚广,尤为道教所重视;王弼本注重于辨析名理,阐发“有”“无”,主要流传于文人学者和士大夫阶层。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两种帛书本《老子》,《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其中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乙本避刘邦讳,不避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讳。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老子》是现在所见最早的版本,虽然只有两千多字但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作用弥足珍贵。 历代注老者,或“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各取所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注释: 道犹路也,可道,可践行也。道是由路引申的形而上的东西。恒,读geng4,周遍、全遍之意。 夫名者,所以相别尔。有名无名是有分别无分别的意思。始:女之初也。母:像怀子形,一曰像乳子也。 眇:微之极也;又有广大辽远莫知边际之意。徼:通邀,求取之意。《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观:显示的意思。《国语》:先王耀德不观兵。 出:发生,显现。谓:意义,意思。 玄:黑有赤色者为玄。视之则模糊不清,幽远难以分辨。根据玄的字形又有缠绕不清之意。 解读: 1.道,金文从行,从首。象是人在十字路口之状。当一个人处在“四通八达之衢”时他可以应对所有的方向。《庄子》:道则无遗也/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环中只是一个点,却可以以应无穷。在对应的意义上点是无遗的全。 2.《淮南子 说林训》:扬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尔雅》:九达之谓逵。逵路指四通八达的路。可以南可以北意味着价值上的多元性,选择了任何一个方向就会背离其他的方向,故扬子面临选择,显出焦虑。 3.王弼:“名号则失其大旨,称谓则未尽其极。/《老子》之文,欲变而诘者,则失其旨矣;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老子》一书中虽反复说道,却未“名”道,只是在不同的侧面描述。《庄子》:道昭而不道。 4.欲:是有欠缺而有所取。求取则有所选择。无欲便得其环中之一点。但“点”只是静态地应无穷。有欲但不执于一欲,以观其徼。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 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 1.盈:假为呈或逞,呈现。 2.古字音从言,似乎侧重于声音的发出;声从耳,似乎侧重于声音的接受。和:相应,应和。 3.随:顺应。 作:兴起。 始:谋划。 为:成长。 居:守持。 解读: 1.在矛盾的统一体中,对立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方的消失都会导致统一体的解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2.善恶、美丑,不是现象的属性,而是人从自己的一偏对对象所作的设定,但人们往往把其看做是本然的,企图执于一偏而求得所谓的尽善尽美。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