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宁波十九中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语文试卷(三).doc
七 年 级 下 第 三 单 元 测 试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彷徨páng 深邃suí 捋胡须lǚ B、脚踝huái pán 一拍即合jí
C、荒谬niù 赫然hè 惹人注目rě D、重荷hé 宰割zǎi 潜心贯注(uàn)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独裁 博学 鉴赏 慷概淋漓 B、萦带 颤抖 篷勃 忘乎所以
C、迭起 巴望 仰慕 家喻户晓 D、哀微 叹息 钦佩 一反以往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3分)( )
A、兽铤亡群(疾走) 仰之弥高(更加) B、锲而不舍(刻)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迥乎不同(差得远)呕心沥血(滴) D、风悲日曛(昏黄) 平沙无垠(阻挡)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分)
(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_________消化。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200年月1日起_________新公章,特此通告。
(3)地铁号线18个车站站名经地名委员会_________,已经正式确定。
A咀嚼 启用 审查B、品尝 启用 审查
C咀嚼 起用 审察 D品尝 起用 审查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地吹过来,惟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6、文学常识古诗文填空:(13分)
①《邓稼先》介绍的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作者是__________。
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是诗人__________,写过纪念鲁迅逝世的著名诗歌《___
_________》。
③《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________,请写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一个《___________》。
④《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__巨匠,
请例举他的代表作品一个《__________》。
⑤《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通史《______________》。
⑥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⑦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7、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一个句子(3分)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俄国大作家普希金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的家庭舞会。他邀请一位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傲慢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普希金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亲爱的小姐。我不知道你正怀着孩子。”说完,他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离开了她。两人的话中都提到了“孩子”,下列四项关于“孩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都指普希金 B都不存在C、都指小姐的孩子 D前者指普希金,后者不存在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