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检测46.doc
第2课时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课后作业提升]一、选择题
(2015·辽宁五校第一次联考)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若用无植物的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解析 第1题,图中有进水管、出水管,主要模拟湿地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第2题,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若无植被,则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答案 1.B 2.C
(2015·长春市高三调研)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
3.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4.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第3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小,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第4题,保护红碱淖具有利于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
答案 3.A 4.D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下图完成5~6题。
5.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因长江洪水泛滥而积水
6.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
A.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解析 第5题,图中4处湿地虽在长江两侧分布,但因并非濒临长江,因此长江洪水泛滥并不能导致四地积水。第6题,在坡度大的山坡上任意修筑梯田、种植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可以从打坝蓄水、建造湿地公园、发展旅游等方面进行湿地保护和发展经济。
答案 5.D 6.A
(2010·山东文综,7~8)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完成7~8题。
7.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8.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 第7题,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小,故泥沙含量减少;河流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由东南改向东北。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第6题,河口三角洲附近泥沙沉积作用强,河流水量小,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旅游。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方式是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7.D 8.B
南海子公园是北京市“城南行动”计划第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规划总面积11.65平方千米,其中公园占地7.86平方千米,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历史上,南海子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苑囿,被誉为“燕京十景”之一,命名“南囿秋风”。据此完成9~10题。
9.南海子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
①降解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等含毒物质和杂质 ②调节北京市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