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动力检测技术教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桩基动力检测技术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路彦兴 0311一、基桩检测的分类 1.基桩动力检测 1)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 2)高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能力。 2.静力试桩检测桩的承载能力(竖向、水平) 二、动力试桩 1)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 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低应变可分为反射波方法,机械阻抗法,击球法,动力参数法、水电效应法,火箭法等。 2)高应变法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高应变可分为Case法动力打桩公式,波形拟合法 锤击贯入法等。 三、几个定义 1.桩身完整性 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质量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2.桩身缺陷 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峰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3.钻芯法测桩 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性状的方法。 四、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一般桩长都大于桩的直径(L / D 5:1),因此桩可视为一维弹性杆件,当桩顶作用一脉冲力后,便有应力波沿桩身传播,遇到(广义)波阻抗(Z=ρAC)变化时,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将产生反射、透射等物理现象。 若应力波由Z1,传入Z2则 反射系数:RV=(Z1- Z2)/(Z1+Z2) 透射系数:IV=2Z1/(Z2+Z1) 桩遇到断裂、离析、缩径时: Z2Z1 RV0正相反射 扩径时:Z2Z1 RV0反相反射 检测技术: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 激振技术 曲线的判读方法: 桩遇到断裂、离析、缩径时: Z2Z1 RV0正相反射 扩径时:Z2Z1 RV0反相反射 四、高应变(Cast法)测桩的基本原理 Cast法是通过测量桩顶力波和速度波(加速度积分)对波形实时分析的方法 五、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简介 3基本规定 3.1检测方法和内容 3.1.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3.1.2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按表3.1.2选择。 表3.1.2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检测方法 检测目的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 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判定竖向抗拔承协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 判定水平承功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钻芯法 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定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低应变法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高应变法 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 声波透射法 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1.3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 3.1.4基桩检测除应在施工前和施工后进行外,尚应采取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或专业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2检测工作程序 3.2.1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图3.2.1进行: 图3.2.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3.2.2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宜包括下列内容: 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设计图纸、施 工记录;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 3.2.3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依据的标准,抽样方案,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试验周期。 3.2.4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 3.2.5检测用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 3.2.6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3)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本条第2款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外,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表3.2.6规定的时间。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