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美国白蛾祥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白蛾 一、名称 学名:Hyphantria cunea (Drury) 异名:Hyphantria textor Harris Hyphantria puctata Fitch Spilosoma mutans Walker 英名:fall webworm 中文别称:秋幕毛虫、秋幕蛾。 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 二、分布及危害 国外:日本;朝鲜;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奥地利;意大利;原苏联;波兰;保加利亚;法国;美国;加拿大。 国内:辽宁,河北省,山东,陕西,上海。 为害果树、桑树、行道树、林木、观赏树木等各种阔叶树。 据报道,在日本能取食317种植物。欧洲有230余种,美国有100多种阔叶树。 辽宁省调查,能取食的植物有94种,隶属于37科;为害较重的主要有槭树科的白蜡槭、糖槭,桑科的桑,蔷薇科的苹果、梨、山楂、海棠、李、樱、桤木等 幼虫取食时,吐丝结成网幕,将植物叶片裹于网幕中。一、二龄时,啃食植物叶肉,仅留一层表皮,致成“白叶”,最后叶片枯死。随着虫龄增大,不断扩展网幕,将网幕中植物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高龄时食尽全叶及叶柄,仅剩秃枝,以至全枝枯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大发生时,老熟幼虫爬出网幕,遍及受害区的道路、房屋内外,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受到干扰和影响。 四、形态特征 雌虫体较大,长12-15毫米,触角短栉齿形(锯齿形)。 雄虫体较小,长9-12毫米,翅展23-34毫米。触角双栉齿形 。 成虫与本地常见的桑毛虫体色、大小很相似。但桑毛虫前翅后缘有黑斑。 (二)卵:圆球形,直径约0.5毫米。初产浅黄绿色或淡绿色,有光泽,后变灰绿色至灰褐色 (三)幼虫:共6-7龄。黑头型和红头型的头色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三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 此虫根据幼虫形态,可分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美国北部及其他国家发生的都是黑头型;美国南部以红头型为主,有些地区两型都有发生。 2.二型成长幼虫的共同特征 成长时体长28-35毫米。气门椭圆形,白色,围气门片黑色;前胸、第七腹节和第八腹节气门长径的比例约为1.3:1.0:1.8。腹足趾钩为单序异形中带,中间长趾钩9-14根,两端小趾钩各10-12根。 五、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一年发生的代数,因地区间气候等条件不同而异,黑头型和红头型之间也有不同,各地都以蛹在各种隐蔽而较温暖的场所越冬。 在欧、亚各国,都系黑头型,大多一年2代,个别年份有不完整的3代。 雌虫产卵,对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 据原苏联报道,在47种调查的植物中,有60-65%的卵块产在白蜡槭和桑树上,30-35%的卵块产在蔷薇科的果树上,5-10%的卵块产在其他树种上。陕西武功调查,以桑树上的卵块密度最大。卵多产于叶片背面。每个卵块的大小,一般2-3平方厘米,有的卵500-700粒左右 一头雌虫一生多只产一个卵块,完成一个卵块一般需3-4天。没有交尾的雌蛾一般不产卵。雌虫在交尾产卵期间及白天,静伏不动;尤其在产卵期间和产卵后,始终伏于卵块上,遇到惊扰也不飞走。 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在温度低于15℃时不飞翔;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有时飞得较高,可超过树冠的高度。成虫趋光性不强,在各种灯光中,对紫外光相对较敏感,因此,黑光灯仍能诱获一定的数量。由于雌虫怀卵量很大,不大活动,所以灯诱得的多为雄虫。 化蛹场所 第一代多集中在树干的老皮下或缝隙孔洞内,部分在树冠下的枯枝落叶层、石砾下或表土内;第二代(越冬代)较为分散,其原因是这代末龄幼虫常爬到邻近树木、农作物或杂草上取食,有的可爬至数百米外,因此就分散在各处化蛹,其中被害寄主附近的建筑物颖隙中常为数不少。 六、传播途径 美国白蛾的远距离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为传播。根据其习性,各虫态都有可能被人为传播。成虫在交尾产卵时和白天,都静伏不动,受惊扰也很少飞走,因此很可能潜伏在调运的寄主植物和车船等交通工具的隐蔽处被带至远处。越冬蛹的历期长达数月,化蛹场所复杂,树皮缝隙、木材孔洞,停放于发生地的货物、包装物、车船等隐蔽处都可能有蛹,因此,人为远传的危险性最大,是远传的主要虫态。 七、检验方法 凡从发生区向未发生区运出的苗木、原木、木材、木质包装箱、植物性铺垫材料(树木的叶片等)及运载工具,均应严格检验。检验时,要根据发生地当时的发生虫态,对应检物品和部位有所侧重。成虫应注意货物及交通工具的各个阴暗处及苗木的叶背上;卵应注意寄主植物(特别是成虫喜欢产卵的树种)的叶背;低龄幼虫应注意寄植物(特别嗜好树种)上的网幕;高龄幼虫及蛹应注意树干缝隙、孔洞、根部土隙及包装物,装货木箱及运载工具的内角、缝隙,原木和木材更应注意树皮下、裂缝、孔洞及木堆的内层。 八、检疫措施 (一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